行業分析 公立教育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學前教育政策
 學前教育 2018-03-28 10:57:42

  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是一個必然趨勢,只是全國發展的水平有差距。儘管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質量有所提高,但是由於量大、面廣、線長,底子薄、欠帳多,學前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學前教育質量提升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困難和挑戰。以下對學前教育政策分析。

學前教育政策

  學前教育政策分析,2014年我國學前教育市場投融資事件達到40起,投融資金額保守估計為5.55億元。隨後2015年我國學前教育投融資市場迎來爆發,2015年投融資事件和金額達到80起和13.1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00%和137%。2018-2023年學前教育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明,進入2016年以來,學前教育投融資市場投資熱度開始衰減,2016年投融資事件和金額為44起和12.19億元,均較上年出現了不同程度地下滑。

  2011-2016年中國學前教育市場投融資數量變化趨勢圖(單位:起)

學前教育政策

  雖然在國家層面目前尚沒有專門針對二孩的教育政策出台,但近期發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教育系統化解「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壓力,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應對措施。對於學前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在全國兩會上,不少專家和代表委員表示,政策落不了地是重要原因。現從三點來分析學前教育政策。

  1.從規範教育內部到規範全社會

  2010年前,我國出台的各類學前教育政策大多指向學前教育的內部規範,至多指向與學前教育有關的社會規範,比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管理條例》等。而2010年後,無論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還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又或者是正在推行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都帶有輻射效應,不僅將政府、幼兒園、家庭囊括其中,而且推廣到更廣泛的社會公眾範疇。學前教育政策指出,從2012年開始,為了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若干意見》,宣傳國家、省(區、市)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學前教育理念,營造共同關心、支持學前教育的良好氛圍,教育部將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定為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宣傳媒體宣傳科學育兒理念,推進政策創新,發展學前教育。

  2.從規範地方政府到規範各級政府

  權力本位放大的是政府的行政權威,權利本位引領的是政府的責任意識。2010年前,我國的學前教育實行的是「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制度,中央出台的學前教育政策主要目的是規範地方政府,敦促地方政府履行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與此同時,大多數地方政府,尤其是省區市級政府又如法炮製,制定相應的措施敦促縣(區市)、鄉(鎮)政府履行責任。可以說,2010年以前,對於學前教育,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權力在場,責任缺席」的問題。同樣,省區市級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中,也是權力意識大於責任意識。

  《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了「明確政府職責」,《若干意見》則明確了從中央到地方五級政府的相應職責,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首次提出了「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的事業發展方針,並相對明確了財政、發改、教育部門在發展學前教育中的職責。不斷出台的政策促使各級政府的職責進一步得到明確,也使公民的受教育權進一步得到保障。

  3.從局部性規範到系統性規範

  從比較的意義來看,《若干意見》是到目前為止最完備的有關學前教育的制度規範。它不僅對學前教育的地位、屬性進行了全新的闡述,而且從如何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如何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如何加大財政投入等十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設計,是未來十年中國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若干意見》頒布後出台的《關於加大財政投入發展學前教育的通知》、「三年行動計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及《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等,都是對《若干意見》的細化與系統落實。

  學前教育政策表明,與《若干意見》相比,我國此前出台的學前教育相關政策基本上是局部性規範文件,是針對學前教育領域的一部分問題制定的政策文本。譬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主要規範的是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幼兒園工作規程》主要規範的是幼兒園各項工作。而且,很明顯的是,在2010年以前,我國出台學前教育政策規範的速度是相對緩慢的,而且更新也相對遲緩。

  我國現在仍然處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所以教育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學前教育機構都無法很好的實現免費教育。學前教育政策分析,這對我國教育行業的健康發展實際上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相關部門和人員必須要對這一問題予以高度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這也是我國教育行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必須要將其突破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學前教育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