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中成藥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中醫藥市場前景
 中醫藥 2018-04-12 10:10:24

  作為一個關係著國計民生的行業,醫藥行業是國家重點監管的行業之一,屬於典型的政策驅動行業。預計,2018年全國中藥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3,320億元。那麼中醫藥市場前景到底如何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中醫類醫院(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3,732所;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中醫類醫院(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3,966所。我們預計,2018年全國中醫醫院規模將達到4,626所,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5.13%,2022年將達到5,650所。

  數據統計,我國健康養生市場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平台收錄商戶數量超過50萬家。僅2015年新增收錄的商戶數量中,養生保健商戶的比例高達57.9%。這意味著,如果按照國家統計局2015年公布的中國城市常住居民人數7.7億來計算,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費超過1000元用於健康養生。並且,平均每1500位城市常住居民中就擁有1家健康養生商戶。

  而從國際市場來看,環球醫藥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殷允錄曾介紹,近些年隨著中醫藥貿易的不斷發展以及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興起,中醫藥成為很多國家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絲路沿線國家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十分注重傳統醫學的保健功能,將其融入旅遊、餐飲等行業,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顧客,已具有一定規模。

  通過對中醫藥市場前景分析,作為一個關係著國計民生的行業,醫藥行業是國家重點監管的行業之一,屬於典型的政策驅動行業。近年來,國家出台了多項監管政策,以加強醫藥行業的管理,被業內笑稱為「醫藥行業過去五年內出台的政策比之前五十年都多」。但不可否認,這些政策的出台對醫藥行業的發展帶來不小的影響。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加快推動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實現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並提出「完善中醫藥國際標準,形成不少於50項藥典標準和100項行業標準,實現20~30個中成藥品種的藥物註冊以及5~10個中成藥品種在歐美的藥品註冊;加強中醫藥研究的國際合作」等戰略目標,為中醫藥產品的國際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通過對中醫藥市場前景分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中西醫並重,把中醫藥發展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高度。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醫藥事業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國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規,推進中醫藥發展。2015年,國家出台《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和《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 (2015—2020年)》;2016年,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所有這些都說明,中醫藥已在國家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8-2023年中藥中藥材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示,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中醫藥在衛生保健系統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使用中醫藥理論防病治病已成為群眾的自發性選擇。中醫藥除在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雜症的防治中貢獻力量外,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療效得到世界衛生組織肯定。中醫治療甲型H1N1流感,取得良好效果,成果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中醫藥在防治愛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中,都發揮了獨特作用。

  未來,隨著中醫藥產業「剛需+政策」雙重利好的持續加碼,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優勢也將進一步得到釋放。殷允錄說,秉持國際化視野考慮全球及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增長態勢、發展特徵、相關政策情況,中醫藥乃至大健康行業2020年產業規模將達到10萬億,行業「黃金時代」已經到來。中醫藥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中醫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