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材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材料。在貿易摩擦成為全球憂慮的重要原因下,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迅速,截止2018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達1855億元,同比下降6.1%。以下是有色金屬市場分析。
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人民日常生活及國防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都離不開有色金屬。此外,沒有鎳、鈷、鎢、鉬、釩、鈮等有色金屬也就沒有合金鋼的生產。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工業已開發國家,競相發展有色金屬工業,增加有色金屬的戰略儲備。
有色金屬市場分析,2018年1-3季度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呈小幅度增長趨勢,整體波動幅度不大,波動幅度不超5%。鋁及其製品出口金額占2018年1-3季度我國有色金屬進口總額比例的75.69%,其次是銅及其製品,2018年1-3季度進口金額占比21.59%。
2018年12月,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507.6萬噸,同比增長10%。精煉銅產量903萬噸,同比增長8.0%。2018年12月,我國煉銅企業產能擴張速度加快,受環保政策影響銅企檢修超30餘次,涉及產能超900萬噸,產量影響達13萬噸,但整體檢修計劃少,因此產出明顯增加。
2018年1-12月,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5687.9萬噸,同比增長6%。銅、鋁、鉛、鋅產量分別為903萬噸、3580萬噸、511萬噸、568萬噸,分別同比增長8.0%、7.4%、9.8%、-3.2%;銅材、鋁材產量分別為1716萬噸、4555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4.5%、2.6%。有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其中,礦山採選投資同比下降8%,冶煉及加工領域投資同比增長3.2%,由規模擴張轉向加大環保、安全等技改以及高端材料、新技術等研發。
2018年1-12月,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為638.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回顧2013-2017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利潤總額較為波動,2015年有色金屬行業利潤總額下降速度為9.5%,到2016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利潤總額上漲速度高達44.4%,也是近5年,利潤總額增長速度最大的一年。
有色金屬市場分析,受消費轉暖、環保趨嚴及供給側改革造成的供給短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色金屬行業總體延續平穩運行態勢。但有色金屬行業利潤大幅下滑,尤其是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行業受鋁冶煉企業虧損影響,利潤下滑幅度較上年同期大幅擴大69個百分點。同時,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有色金屬行業面臨的貿易環境繼續惡化,出口壓力進一步增大。
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產能增長過快、需求增長有限,整體處於發展的滯漲期。2018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固定資產投資6687.26億元,相比2004年的678.3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1.01%,但近年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逐步放緩。為應對產能過剩的問題,並推進產業升級,國務院於2013年10月頒布《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淘汰落後產能、加快兼併重組的指導方針。
目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仍然存在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強度大等特點。但受限於環保和安全等常態化監察以及有色企業盈利修復的周期性,有色金屬行業轉型升級將不斷加快,控產能、調結構將取得成效。以上便是有色金屬市場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