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及國防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2018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產業總體延續了平穩運行走勢。截止2018年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349億美元。以下是有色金屬市場現狀分析。
當今,有色金屬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科學技術、國防建設等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關鍵性戰略資源。有色金屬市場分析,作為有色金屬生產第一大國,我國在有色金屬研究領域,特別是在複雜低品位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取得了長足進展。
2017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達5378萬噸,同比增長3.0%。有色金屬市場現狀分析,其中,銅產量889萬噸,增長7.7%,提高1.7個百分點;電解鋁產量3227萬噸,增長1.6%,提高0.3個百分點;鉛產量472萬噸,增長9.7%,提高4個百分點;鋅產量622萬噸,下降0.7%,上年為增長2%。氧化鋁產量6902萬噸,增長7.9%,增速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 0.7%。
2018年上半年,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2685萬噸,同比增長3.1%,增速同比回落4.1個百分點。其中,銅產量441萬噸,增長11.5%,提高3.4個百分點;電解鋁產量1647萬噸,增長1.6%,回落7.2個百分點;鉛產量242萬噸,增長9.5%,提高4.5個百分點;鋅產量282萬噸,同比零增長,去年同期為下降1.2%。氧化鋁產量3334萬噸,增長1.1%,回落18.6個百分點。
我國對有色金屬的直接需求占比較高,多在 40-50%之間;部分品種,如稀土和鎢等需求占比可達到 80%以上。但我國作為製造大國,原材料在被加工為成品之後,相當一部分用以出口。根據我們的估算,扣除出口,我國的有色金屬需求占比不到 30%。海外才是有色金屬終端需求更重要的力量。
從全球有色金屬行業來看,中國是最大有色金屬生產國和消費國。有色金屬市場現狀分析,中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按若干金屬(包括鎢、鉬、錫、銻及稀土金屬)的探明儲量計,中國居全球前列。中國是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耗大國,通過利用國內外兩方面資源,中國已建立大規模的有色金屬工業,全國十種有色金屬(即銅、鋁、鉛、鋅、錫、鎳、銻、汞、鎂及鈦)的產量居全球第一位。
從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來看,目前我國主要應用較多的有色金屬有銅、鋁、鉛、鋅、鎳、鎂、鈦、錫、銻、汞10種有色金屬。2018年,我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含黃金首飾及零件貿易額)1349億美元,同比增長15.1%。其中:進口額974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出口額375億美元,同比下降6.4%,貿易逆差規模在2011-2018年間波動上升,2018年貿易逆差達到近幾年最大值599億美元。
總體來看,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產能增長過快、需求增長有限,供給過剩或緊平衡有望逐步切換至供不應求,預計價格盤整後有望持續上漲。產業景氣指數回升至「正常」區域,但行業運行持續回升格局仍有待進一步鞏固,整體將處於發展的滯漲期。以上便是有色金屬市場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