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醫療服務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放射治療行業趨勢
 放射治療 2019-04-12 11:28:14

  約70%的瘤患者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放射治療。隨著計算機和影像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放療技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下對放射治療行業趨勢分析。

  放射治療行業趨勢分析,我國旅療普及度司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放射治療行業分析統計,我國每百萬人僅擁有放療設備1.1台,遠低於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放射治療行業分析指出,我國患者實際接受放療的比例占所有癌症患者總數不到20% (美國高達63%, 歐洲已開發國家40%以上)。我國放療市場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放射治療行業趨勢

  放射治療是一個流程環節比較多的治療方式。從患者的入院門診、診斷、明確腫瘤範圍、確定治療方式、制模、定位、勾畫靶區、做放療計劃、計劃驗證、患者排程、擺位驗證到執行治療,每個環節都需要醫療工作人員和患者的緊密配合,信息溝通、實際操作執行都可能遇到問題。現從四大分類來分析放射治療行業趨勢。

  三維適形放療

  1971年Hounsfield發明的CT掃描技術在1980年代被應用到了醫學領域。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放療計劃中的應用,放療照射實施逐步從二維轉換到了三維。基於CT的模擬和放療計劃系統能實現更好的放療劑量分布。計算機算法和提供射束方向觀的新的TPS,推動了多葉光柵(MLC)的引入,快速的革新了放療技術。放射治療行業趨勢分析,使得照射劑量能夠準確的「雕塑」在三維靶區並成功避開危及器官。臨床耐受性和劑量-效果相關性的累積數據,使通過劑量-體積直方圖(DVH)來定義特定的危及器官劑量耐受性成為可能。如今CT掃描模擬成為常規放療臨床的較好步。前列腺癌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來展示更好的適形劑量分布帶來的臨床效果,更好的適形分布允許進行放療劑量的遞增。和二維放療相比,三維外照射極大的改善了前列腺癌放療患者直腸的保護,使得通過一個隨機臨床試驗來驗證劑量遞增對腫瘤生化指標和臨床效果都有助益變得可行。儘管光子外照射是是評估前列腺癌放療作用較常見的技術,隨機臨床試驗驗證了組織間近距離放療也是非常成功的。這些臨床試驗證實,對比低的放療劑量(66-70Gy),高的放療劑量(78-80Gy)技術能極大改善腫瘤生化指標的控制和提高長期的臨床效果。

  調強放療

  2000年代早期,在適形外照射技術成功應用的基礎上,技術進步的目標是進一步「調節」分次治療光子束流強度的能力,以及應用逆向TPS放療計劃來優化治療的能力。放射治療行業趨勢分析,這個技術改進,使得臨床靶區(CTV)和周圍的危及器官有更好的適形,因此命名為調強放療(IMRT)。IMRT對治療頭頸部腫瘤患者尤其有用,被用於生成圍繞腮腺的凹形等劑量線。運用IMRT保留患者腮腺,能防止患者產生嚴重的口乾症(傳統的二維放療中非常常見),但是腫瘤的局部控制是相同的。隨機III期臨床試驗(PARSPORT)較近對這一策略的概念給予了臨床證明。此外,Zelefksy等人也在前列腺癌患者證明了IMRT的優勢:把前列腺癌患者放療劑量遞增到81Gy,對比接受三維適形放療70Gy,IMRT 81Gy並沒有增加直腸的毒性。此外,IMRT近期的技術進步,運用動態拉弧治療,還能縮短治療的時間。其他衍生的技術包括Tomo刀放療,這種技術採用專用的CT掃描治療方式,能很好的治療大體積的腫瘤。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技術都可以採用傳統的劑量分割方式給予劑量,也能採用同步劑量局部增加的技術。用這種方法,局部劑量的增加通過縮小多葉光柵的照射野,在同樣的外照射過程中實現,在不增加整體治療時間的情況下,對GTV照射更高的劑量。

  立體定向放療

  Lekshell發明了較好個用於治療顱內良惡性病變的立體定向放療裝置。這個裝置被稱為伽馬(Gamma)刀。後來,伽馬刀採用多個鈷60源和非共面小野,應用立體定向框架,以一種非常準確的方式,把高的放射劑量投照到小的腫瘤靶區上,這是一種單次的大分割放療。放射治療行業趨勢分析,今天這種立體定向放療技術可以使用專用的機器來實現。儘管顱內病變(包括腦轉移)是這種技術治療的主要適應徵,體部立體定向放療技術(SBRT)的發展使得它可以治療顱外的病變(例如脊柱以及肺和肝部等隨呼吸運動的腫瘤)。早期肺癌患者,對比外科手術,SBRT療效顯著。目前對於可以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病人被隨機分配接受SBRT放療或者手術治療。對有潛在手術可能的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立體定向放療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對一些選擇的患者,基於對轉移病灶的數量和大小的評估,SBRT做為積極的治療手段,也得到廣泛的應用以期延長腫瘤的緩解並獲得較好的生活質量。SBRT的進步逐步把轉移性疾病轉變成慢性疾病,尤其是對於肺轉移和肝轉移的患者,運用SBRT技術進行幾次放療,很多患者病情都能得到控制,並且僅出現輕微的或沒有毒性反應發生。

  四維放療

  患者、臟器和腫瘤的運動是放療技術研究新的前沿。隨著高度適形放療的增加,有可能通過降低放療療程中的幾何不確定性來降低計劃靶區(PTV)的邊界。放射治療行業趨勢分析,在5-7周的放療過程中,考慮到同一分次內和多次分次間患者固定的不確定性,腫瘤運動(包括肺和肝隨呼吸運動),腫瘤體積和患者身體輪廓的變化,對圖像引導的放射治療(IGRT)技術提出了應用需求。使用KV級X射線透視或者離線或在線的錐形束CT,IGRT能控制患者、腫瘤和器官位置的變化。正在進行臨床應用IGRT益處的正式評估。自適應放療(ART)是IGRT的一種,包括」再次計劃」和當臨床顯著相關問題出現時,在放療過程中優化治療技術—以適應放療過程中患者解剖位置的變化,以及器官和腫瘤形狀的變化。自適應放療(ART)的益處已經通過隨機臨床試驗得到了證明。因為它能提供劑量益處並且只需要在放療療程中進行一次或兩次的重新計劃。應用自適應放療,在1年和之後更長的隨訪中,初步的臨床效果表明了更好的功能保護和腫瘤的控制。放療行業還通過設計新機器解決移動靶區問題,包括立體定向放療設備例如射波刀,它有專用軟體來實時跟蹤運動靶區,TrueBeam,Vero以及Novalis等設備,使用在線的圖像引導在放療中追蹤腫瘤。軟體和TPS算法持續升級能提升劑量傳遞的準確性,整合時間因素引起的相關變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持續的軟體優化是技術革新的必要組成部分。

  放射治療行業趨勢分析,我國腫瘤放射治療技術及其產業在最近十年裡得到了較快發展,但總體上與國外差距仍然較大,所面臨的放療人才問題更加突出。放療技術永遠在持續發展改進,並一直和外科手術或藥物治療領域的創新聯合應用或者展開競爭。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放射治療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