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後,原油加工量增速穩中有升。自產原油仍不能滿足工業化發展需求,原油進口依賴度進一步加深,2018年1-8月,我國進口原油29919萬噸,同比增長6.5%。以下對天然原油行業現狀分析。
天然原油行業現狀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國內原油產量緩慢下降,2018年1-8月原油產量累計為12595萬噸,同比下降1.8%。天然原油行業分析指出,分月來看,除了2018年8月,各月原油產量增速持續為負。8月份,原油生產1600萬噸,同比增長0.2%,上月為下降2.6%,為2015年11月以來首次正增長;日均產量51.6萬噸,環比增加0.5萬噸。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原油資源已在國民GDP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20世紀60年代以來,柴油機和汽油機的廣泛使用,使石油的進出口貿易日益加大。而我國的石油貿易主要以原油貿易為主。作為全球必需的不可再生的戰略性能源,在各個行業都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天然原油行業現狀。
新時期國家安全的核心是保障經濟的持續增長,石油安全就是指保障數量和價格上能滿足經濟持續發展需求的石油天然氣供應。在我國油氣進口快速增長而應對的實力和機制很不健全的情況下存在對石油安全的重大威協。天然原油行業現狀分析,但建立並完善了綜合應對體系後,有可能化解不安全因素,保障經濟發展的需求。
對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應持"兩點論"的總體認識。天然原油行業現狀分析,中國是一個石油大國,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中國油氣資源相對貧乏。按每平方千米國土平均的資源量、累計探明可采儲量、剩餘可采儲量和產量值(即豐度)中國都明顯低於世界均值,未來中國油氣勘探開發的難度增大。處於青年期的天然氣比處於壯年期的石油有更大的發展潛力,但天然氣的各項資源要素的當量值低於石油。
目前許多國家被人為或暫時性的因素壓低了產量。天然原油行業現狀分析,一旦這些因素被取消或淡化,再加上預期的新發現,生產能力略大於需求的總趨勢將更加明顯。但這種平衡是相對的,它總是間以局部時間和地區的供需不平衡、供應相對緊張,而這種相對緊張又恰好是人們矚目的焦點。未來的石油生產能滿足不斷發展的世界經濟的需求。中國新增的進口量遠不至於改變世界石油供需的總趨勢。無論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石油進口國,還是對以OPEC為代表的石油輸出國,21世紀初期都是處於總體相對安全的狀態中。天然氣供應潛力大於石油的情況更加明顯,隨著大規模的洲級(際)天然氣管網的興建和LNG總體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天然氣的供應將更加充分。
天然原油行業現狀分析,隨著一些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對原油的消費也不斷增加,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原油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已經無可替代。而世界原油分布極不均衡,開採也比較困難。在中國,由於原油的開採技術相對落後,原油資源也比較少,這使得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對原油的消費量也不斷在加大,自產原油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本國的需求,需要大量進口來維持我國各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