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床墊生產基地和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截止2018年床墊銷量約為6625萬張,銷售收入達533億元,其中慕思、喜臨門、愛蒙、顧家家居和夢百合占據總銷量的前五,以下是床墊市場分析。
自21世紀以來,我國床墊業發展勢頭良好。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床墊銷量和銷售收入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銷量的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銷售收入的增速保持在15%以上。2016年,我國床墊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共銷售床墊5936萬張,實現銷售收入46.71億元;2017年銷量約為6625萬張,銷售收入達533億元。
2018年,我國床墊排名前五的企業為:慕思、喜臨門、愛蒙、顧家家居和夢百合。慕思穩居國內第一,2018年市占率達7.7%。喜臨門自主品牌零售業務發力明顯,2018年市占率達5.5%成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二大床墊品牌。以沙發起家的顧家家居,2013年進軍床墊市場後市占率節節攀升,目前排名第三,現從集中度、品牌競爭、消費渠道來了解床墊市場分析:
我國床墊行業卻表現出大行業小公司的特徵,雖然2018年我國床墊業市場規模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床墊消費市場,但從市場集中度角度看,根據床墊市場規模及各企業營收數2018年我國床墊行業集中度CR4僅為14.5%,遠低於美國的70%,市場還未出現一家獨大的龍頭品牌。床墊原材料TDI和聚醚價格與2017年相比仍處高位,床墊企業生存壓力上升,小企業生存空間將更加惡劣。在此環境下,產能技術落後,品牌影響力不足的小企業將被清洗出局,而具有較強成本控制能力和規模優勢的大企業將有望抓住行業機遇,發揮優勢擴大市場份額。
由於床墊消費者消費行為的特點,導致床墊行業品牌競爭區域性較強,這也是床墊行業難以湧現出絕對全國龍頭企業的主要原因。床墊市場分析指出,我國品牌的生產基地大多布局在幾大派別家具集聚地。如華南的粵派家具;華東有蘇派家具、西南有川派家具、華北有京派家具,毗鄰家具集聚地投產,具備原材料和交通物流等成本優勢。而外資品牌的生產基地多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
2018年我國消費者床墊的購買渠道以家居賣場與專賣店為主,家居賣場與專賣店占床墊銷售渠道比例近 90%。從門店數量上看,渠道布局廣的企業規模效應更明顯。目前銷售渠道能遍布全國的床墊企業為數不多,很多品牌僅是在部分省區具有優勢,因此在床墊市場品牌效應還未充分顯現之時抓緊機遇,快速布局將有利於企業市場份額的提升。
2019年,我國國民收入的持續增長為床墊消費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國民生活品質提高而形成的消費升級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們對睡眠環境、床墊質量和外觀等感性要求也越來越多,床墊生產技術的更新換代滿足了各種人群的需要,從而加快了床墊的更換頻率。
我國高收入人群(年均可支配收入》20萬元)比例已達總人口的3%,預計至2030年這一比例將會提升至14%。隨著中產階級的壯大,人們的消費偏好開始轉向更為優質高端的品牌產品,質量和品牌已成為我國消費者選購床墊的主要因素。未來,在睡眠質量要求提升的浪潮下,床墊市場銷量及滲透率也有望進一步提升,以上便是床墊市場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