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現代都市生活的快節奏與壓力加劇,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尋求身心放鬆的新方式。其中,以親近自然為核心場景的露營活動迅速崛起,在城市周邊游市場形成強勁消費動能。從裝備租賃到營地服務,圍繞露營衍生出的多元化業態正推動著「露營經濟」成長為覆蓋廣泛領域的新興市場形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露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露營經濟發展中,「輕旅行、重體驗」的核心特徵持續吸引消費者。以城市家庭客群為目標群體的森林營地為例,其推出的「一價全包」經營模式有效降低了參與門檻,遊客可同時享受燒烤、親子活動等多樣化體驗。這種將戶外裝備與專業服務整合的模式,既滿足了都市人群對自然環境的嚮往,又解決了傳統露營活動中物資準備複雜、安全隱患多等問題。周末營地常出現提前滿員的現象,反映出市場對高品質露營產品的需求旺盛。
截至2025年5月,我國在業存續的露營相關企業已超26.6萬家,其中僅今年前五個月就新增註冊約2.5萬家企業。近五年間,行業註冊量保持穩定增長趨勢,並於2024年達到階段性峰值。區域分布方面,廣東省以超過2.5萬家企業領跑全國,山東、浙江分別以1.8萬和1.7萬家企業位列其後,四川與北京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這一數據印證了露營經濟在不同層級市場中的滲透力與輻射範圍。
露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體現在營地數量增長上,更帶動了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從專業帳篷、房車等戶外裝備生產,到餐飲服務、安全救援等配套體系,相關企業正通過差異化定位搶占細分市場。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吸引力已突破本地消費局限——數據顯示外地遊客占比持續提升,部分熱門營地的跨省預訂比例超過40%,進一步驗證了該業態在旅遊消費升級中的獨特價值。
儘管露營經濟前景廣闊,但行業規範性仍需加強。目前約2.72%的相關企業存在司法案件記錄,反映出資質審核、合同糾紛等管理問題亟待解決。部分營地因盲目擴張導致資源浪費或生態破壞的案例,也警示從業者需在開發中平衡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未來行業發展需要通過標準化建設提升服務品質,並藉助數位化手段優化供需匹配效率。
結語:自然體驗經濟的新藍海
從市場需求到產業規模,「露營經濟」已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與創新活力。其以場景化體驗重塑消費模式的特點,不僅為休閒旅遊注入新動能,更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紐帶。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市場環境,唯有堅持品質優先、生態可持續原則,才能推動這一新興業態行穩致遠,在消費升級浪潮中持續釋放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