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2%。由於全球政治經濟形勢不確定因素的增加,傳媒業的發展速度將會放緩。以下對傳媒行業現狀分析。
2018年中國傳媒產業總規模達20959.5億元,突破2萬億元大關。傳媒產業增長率從2017年的16.6%下降至10.5%,但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傳媒產業整體格局在保持穩健的同時進行深度的結構性調整和政策規制的調整。傳媒行業分析指出,截至2019年6月6日,傳媒板塊整體估值(TTM,中值)20.3X,傳媒國企中占比最高的出版發行行業PE(TTM,中值)僅為15倍左右。
傳媒細分行業國企估值比較
新技術影響下,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曾經非常清晰的傳媒業邊界變得模糊,新聞、傳媒與娛樂的結合日益緊密。網際網路巨頭擴大規模、優化產業生態布局、完善產業鏈建設,實力不斷增長,寡頭壟斷趨勢日趨顯著。多種力量都在進入傳媒業,甚至帶來結構性振盪,其結是整個傳媒產業版圖的重構。現從三大創新方向來分析傳媒行業現狀。
專業權威的品質。傳媒行業現狀分析,傳統媒體憑藉長年在信息採集、分析、解釋上的專業化操作, 在公信力上具有新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強大的采編隊伍、權威的信息渠道、規範的報導流程、深入的信息加工、優質權威的信息產品是傳統媒體應始終保持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 並應通過與新媒體的融合, 最大限度地把這個優勢延伸和拓展到新媒體。
多媒體的呈現。傳媒行業現狀分析,在媒體渠道多元化的環境下,內容產品生產必須採取多樣化的表現方式, 綜合運用文字、圖表、影像、動漫等多種形式, 實現內容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的多元展示, 滿足多平台傳播和多種體驗的需要。
分眾化的服務。傳媒行業現狀分析,信息的海量化與傳播的便利性造成一般化信息不再是稀缺資源, 受眾細分的發展趨勢要求內容產品的生產必須在專業化、特色化、個性化上下功夫。既要提供共性信息資訊, 更要研究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加強」個性化訂製」。
展望2019年,傳媒行業處於用戶紅利消退、政策紅利收緊、資本紅利退潮的「後紅利」時代,整體業績增長承壓。傳媒行業現狀認為未來將迎來監管緊中求進、供給存量整合、產品以質取勝的新局面。雖然行業基本面難以恢復高增長,但具備更大規模優勢、更高經營效率和更強研發實力的企業,有望在優勝劣汰中通過份額擴張實現超越行業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