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能源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發展趨勢
 基礎設施建設 2020-05-19 11:17:18

  2019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占比為33%。目前我國的基礎設施在某些方面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高鐵、高速公路的通車裡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以下對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新增地方專項債額度、地方專項債可用作項目資本金、降低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這幾項政策合計在謹慎、中性、樂觀假設下,對2020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貢獻分別為4.34%、6.58%、11.02%。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分析測算,未考慮基建投資各個細類內生性增長,僅考慮了「槓桿角度」的影響,而在2020年一季度經濟受疫情影響背景下,我們判斷全年基建投資大部分構成都會有內生性增長,因此在中性假設下,判斷2020年基建投資19.40萬億、同比增速6.58%。目前1-3月基建投資為2.2萬億、同比下降16.36%;預計4-12月基建投資19.4萬億,較2019年4-12月同比增長10.49%。

  2020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的判斷

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發展趨勢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政策鼓勵與財稅扶持,利於行業提高發展效率、改善營商環境、完成競爭整合。與此同時,從業者所面臨的複雜格局、資本考驗等挑戰,仍需嚴陣以待。現從三大前景來分析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發展趨勢。

  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55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38.18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於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範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劃定並嚴守城鎮開發邊界,促進城市緊湊布局。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繼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劃定並保護好永久基本農田。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發展趨勢分析,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建立以公共運輸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範圍,加強對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高度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重點防災設施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要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劃定城市藍線保護範圍,結合水域自然形態進行保護和整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積極發展綠色建築。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範圍。要加強對百泉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制定並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我國正處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時期,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人口及其流動性的增長,為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流動對交通運輸的需要,我國交通運輸、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巨大。交通運輸、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修建的隧道(隧洞)及地下工程(如鐵路隧道、公路隧道、城際鐵路隧道等)將為隧道施工裝備行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發展機遇。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