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後視鏡市場上的企業數量已經達數百家,6%的受訪者對汽車智能化充滿期待,42%的受訪者表示車載智能系統有發展空間,以下是智能後視鏡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我國智能後視鏡從2014年前後開始流行,專利申請數量也在2014年後開始逐漸增多,智能後視鏡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智能後視鏡相關的專利申請只有4項,而到了2015年已經增長到了36項。
智能後視鏡行業產業布局指出,2016年被稱為「智能後視鏡元年」,這一年智能後視鏡的專利申請數也達到最高點,2016年有關智能後視鏡的申請數量達132項;2017-2018年,智能後視鏡的熱度有所下滑,相關的申請專利數量也開始走低,2017年智能後視鏡的數量為98項;2018年更是進一步下滑至42項。
2020年我國保險行業車險保費收入3290.6億元,同比增長9.86%。同時,2020年全年的保險公司車險的總保費收入已經達到6000億元。公開信息顯示,人保、太平洋、平安大概占有70%市場,其他保險公司基本都處於虧損狀態,其中20%事故占據了67%的理賠總額。
中端產品(800元)以上,除了傳統記錄儀和導航功能外,仍然是向5.5-8「大屏發展,向車聯網概念方向發展。功能不外乎聲控大屏、3G/4G+熱點分享、前後高清雙錄、語音交互4.0、微信互聯交互、語音備忘提醒、實時遠程監控、藍牙通訊、wifi+FM發射、一鍵抓拍、在線音樂、電子狗測速、微信查車、紅外夜視等。由於絕大部分功能家家都一樣,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兩大功能,一是夜視,二是ADAS,而低端產品則功能比較單一,以行車記錄為主。
阿里和多家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後視鏡廠商也合作過 YunOS 系統的智能後視鏡和車機產品。百度擁有CarLife手機車機互聯、MyCar汽車私有雲服務、CoDriver智能語音副駕(智能後視鏡方面)、CarGuard汽車衛士這四大OEM技術解決方案。小米也投資了車載智能產品公司板牙科技,成為唯一一家致力於車載智能產品的小米生態鏈公司。
智能後視鏡行業產業布局指出,智能後視鏡是行車記錄儀、導航等後裝汽車電子發展進階的產物,是汽車電子螢幕爭奪戰的另一個戰場。本質上來說,智能後視鏡並不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它是行車記錄儀、車載導航、倒車影像等汽車電子的另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
目前,我國車聯網的接入方式有很多種,比如OBD盒子、車載Wi-Fi等等,但這幾種方式表現出的功能過於單一、缺乏用戶粘性、難以實現規模經濟、對車內空間占據過大等問題始終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集中在了汽車上重要的兩塊螢幕:後視鏡和大屏導航產品身上,以上便是智能後視鏡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