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文化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瑜伽館行業分析:2022年瑜伽館規模延續增長趨勢
 瑜伽館 2022-06-14 15:03:0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瑜伽是一種無氧運動,相對比跑步來說,它更注重身體的韌性。現代瑜伽是許多女性會選擇鍛鍊的一種方式。以下是瑜伽館行業分析。

  現代瑜伽(瑜伽運動)則是為了順應現代生活方式和節奏,在古典瑜伽基礎上加以改良或簡化而形成的新型瑜伽,包含流瑜伽、熱瑜伽、陰瑜伽、孕產瑜伽、高溫瑜伽、空中瑜伽、康復理療瑜伽、艾揚格瑜伽、阿斯湯加瑜伽等。

  近年來我國瑜伽市場規模持續保持增長,2016年瑜伽市場規模達174.59億元,至2021年達到471.78億元。瑜伽館行業分析指出,瑜伽市場規模的增長主要來自瑜伽垂直產品,高速增長的泛人群及核心人群,以及線下瑜伽館及工作室的課程收入。

  2021年我國瑜伽場館規模達到42350家,延續多年的增長趨勢。相比2020年,增長9.1%。其中,北京1868家,上海1897家,兩個超一線城市的瑜伽館體量相當。深圳瑜伽館其次,規模為1395家,廣州為963家。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瑜伽館規模,占全國瑜伽館規模的14.5%。

  一、二線城市的瑜伽館相對較發達,且形態多樣,主要包括大中型、中小型和小型三種。

  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省以1.2萬家相關企業數量占比為20.5%,位居第一,江蘇省、山東省等分別以8%、7.6%占據第二、三位。瑜伽館行業分析指出,2021年瑜伽新增註冊企業數量為1.1萬家,年度註冊增速為16.5%。

  從經營模式來看,大中型瑜伽館的經營成本比較高,原因是整體配備要求高,且需要負擔更多的老師成本,但客單價和學員規模也較大。瑜伽館行業分析指出,中小型瑜伽館的特色在於可以根據不同的人群需求設置更有特色的瑜伽課程,例如媽媽群體的親子瑜伽,以吸引更多元化群體。小型瑜伽館則可以根據學員定製化個人的練習計劃,服務更加精細化。

  2022年年初,政府發表的文件《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就提及:「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支持教練員、運動員職業化發展」、「全面清理不利於體育產業發展的有關規定」,這都體現了國家對體育事業發展的大力支持。

  綜合來看,隨著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瑜伽老師收入也有了明顯增長,有俱樂部中超30%的瑜伽老師月入超過3萬元,大部分的瑜伽老師超收入超過了萬元以上,整個行業的薪資還是不錯的。

  以上就是瑜伽館行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瑜伽館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