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能源結構的轉變下,光伏行業得到發展並且在政策的引導以及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背景下,我國的光伏行業在全球也有一定的地位,目前我國光伏行業市場前景呈現向好態勢。以下是2022年光伏行業數據統計。
光伏發電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 1839 年法國科學家 E.Becquerel 發現液體的光生伏特效應(簡稱光伏現象),光伏發電大規模商業應用要從 2004 年德國率先推出光伏補貼政策開始。
製造端市場現狀:數據顯示,2022H1我國多晶矽產量36.5萬噸,同比增長53.4%;矽片產量152.8GW,同比增長45.5%;電池片產量135.5GW,同比增長46.6%;組件產量123.6GW,同比增長54.1%。製造端技術發展特點:1)大尺寸、薄片化推進速度進一步加快:大尺寸矽片市場占比快速提升,部分企業已將產線全部轉為182、210mm等大尺寸。已有單位嘗試用鎢絲代替金剛線,有望使線徑進一步細化,進而推進薄片化發展。
光伏行業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30.88GW,同比增長137.4%;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4億干瓦,同比增長25.8%。2022年1-6月,光我國伏產品呈現量價齊升態勢,出口額再創新高。其中光伏產品(矽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約25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光伏組件出口量78.6GW,同比增長74.3%。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數據統計,2019-2021 年期間,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 111.6GW、130GW 和 170GW。2020 年在疫情衝擊、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光伏新增裝機量依然實現了逆勢增長,達到 130GW。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 170GW,同比增長 30.77%,創歷史新高。
光伏行業數據統計顯示,2019-2021 年期間,中國光伏年度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 30.1GW、48.2GW 和 54.88GW。2021 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 54.88GW, 同比增長 13.9%,在「整縣推進」政策的引導下,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發展分布式光伏的意願強烈。
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光伏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並有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成為我國推動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在製造業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我國多晶矽產量、組件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累計裝機量亦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