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數據透視行業躍遷里程碑
中國儲能產業在2024年實現跨越式發展,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首次超越抽水蓄能,成為電力系統調節的重要支撐力量。技術創新與規模化應用雙輪驅動下,磷酸鐵鋰電池持續主導市場的同時,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興技術加速突破。本文基於行業最新數據,解析中國儲能產業的階段性成果及未來發展趨勢。
2024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容量達42.46GW/109.58GWh,功率同比增長99.17%,容量增長達129.56%。這一數據不僅占全球新增規模的60%以上,更推動累計裝機突破74.66GW/176.45GWh,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31.86%和163.8%。行業數據顯示,華東、華北、西北三地成為增長核心區域,其中華東地區以功率規模領先,西北則在儲能容量擴張上表現突出。
磷酸鐵鋰電池持續占據市場主流地位,2024年新增裝機39.38GW/96.14GWh,功率占比超九成(92.64%)。與此同時,液流電池首次邁入GWh級應用階段,鈉離子電池實現首個百兆瓦時級項目併網,半固態電池則完成首個百兆瓦級工程投運。這種技術矩陣的擴展,為不同場景下的儲能需求提供了多樣化解決方案。
2024年國內儲能項目采招活動達1,189次,能源央企成為主力投資方。華電集團、國家能源集團等五大頭部企業均完成超8GWh的採購落地,合計貢獻超過半數的年度部署容量。這種集中化採購模式有效推動了產業鏈資源整合與規模化效應形成。
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有近30個省份明確新型儲能產業規劃,2025年產值目標合計超2萬億元。據行業測算,該數值有望在2027年增至3萬億級別,並於2030年突破4萬億元大關。這種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儲能產業鏈正加速向技術疊代、成本優化和場景深化方向演進。
結語:系統化發展破解產業瓶頸
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中國新型儲能產業,在區域協同、技術融合及商業模式創新上仍需持續突破。未來需統籌電力網絡承載能力與能源消納效率,通過系統性規劃實現裝機規模與調節效能的最優匹配,最終構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完整生態體系。當前的技術路線競爭與產能擴張,正在為全球儲能市場的格局重塑奠定關鍵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