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基礎零部件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2年軸承行業競爭分析:八大跨國軸承企業體量大
 軸承 2022-11-14 13:35:0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軸承可以分為滾動軸承和滾子軸承。全球軸承市場基本被八大軸承企業所瓜分,中國企業占據20%市場份額,以下是2022年軸承行業競爭分析。

  全球來看,目前「世界八大軸承企業」壟斷了全球60%以上的市場。軸承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各家企業各有所長,但基本上已經成為覆蓋全系列軸承的航空母艦。而其他國內外中小企業,一般以2-3類軸承為主打,比如NMB的微型軸承、洛軸的特大型軋機軸承等。

  亞洲為軸承主要消費市場,以中國、日本為代表的亞洲地區,占據了全球軸承消費的半壁江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軸承消費市場。歐洲和北美地區緊跟隨後,分別為25%和20%。

  中國軸承行業競爭層次分析

  軸承行業競爭分析指出,中國軸承行業高端市場主要由八大跨國軸承集團公司占有,包括瑞典企業SKF、德國企業Schaeffler(INA+FAG)、日本企業NSK、NTN、Minebea、NACHI、JTKET、美國企業TIMKET;而軸承行業中低端市場主要由中國大型領先企業如人本股份有限公司、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瓜分市場。

  國內軸承頭部企業體量偏小

  我國軸承頭部企業體量偏小,但增速較高。軸承行業集中度低,CR10僅為28.0%。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軸承企業營收合計2278億元,行業規模較大,但參與者眾多、同質化現象嚴重,行業集中度低,CR6僅為24.1%。根據軸承行業競爭分析數據,2021年我國軸承企業僅有人本和萬向產值超過100億,產值分別為200億和130億元左右,體量分別與鐵姆肯和不二越相近,前十大軸承企業平均產值約60億,整體體量較小。

  從產品來看,目前我國中低檔軸承約占總產量的80%,而各類專用、精密、高可靠性等高技術含量的軸承產品只占約20%。當前高端產品主要依賴於進口,國產高端軸承產品存在巨大缺口。隨著我國軸承行業的技術研發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一大批優勢企業的不斷湧現,國產高端軸承有望逐步實現進口替代,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我國軸承生產企業通過引進先進的工藝設備,以及通過自身的研究開發,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生產企業的工藝設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鹽淬熱處理生產線也只有少數企業能掌握。

  綜合來看,我國軸承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與國際軸承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可以看出我國軸承行業企業較為分散,頭部企業市占率比較低。

  以上就是2022年軸承行業競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