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糧油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3年紅高粱行業前景:紅高粱發展訂單種植模式
 紅高粱 2023-01-04 14:27:3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紅高粱市場逐步成熟,紅高粱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當前,國內外紅高粱深加工研究發展很快,除傳統的用作主食、釀製白酒、啤酒、做飼料等外,還對紅高粱的多種加工用途進行探索。以下對2023年紅高粱行業前景分析。

  據2022-2027年中國紅高粱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了解,國內紅高粱下游主要分為種用及食用、釀造工業和飼料行業。其中飼料領域消費占用最多,為75.5%;其次為食用消費,占比達12.6%;釀造用高粱僅為10.8%。

2023年紅高粱行業前景:紅高粱發展訂單種植模式

  紅高粱是中國的鐵稈莊稼,有5000年歷史,也是世界四大穀物的「老四」,可以蒸飯、煮粥,磨麵可以蒸食、貼餅子。紅高粱為粗糧,口感不太好。紅高粱行業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分布很廣,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唯有東北高粱以品質上乘而著稱。現從五大發展對策來分析2023年紅高粱行業前景。

  1、優質專用釀酒紅高粱品種的引進與培育

  浙江省用於釀酒的紅高粱品種有農家種和外省引進的雜交種。農家種對當地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穗子長,穗型散,抗病性強,品質好,但產量較低,種植面積小。雜交種品質不如本地紅高粱,但產量高。針對目前浙江省農業生產中的雜交種類型日益增多,一方面應加強引進品種的適應性和抗病蟲性篩選,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農家種的優良特性,通過雜交轉育的方法,培育產量高(子粒容重大)、品質優(支鏈澱粉含量高,單寧含量適中)、抗性強的符合浙江白酒釀製加工企業要求的紅高粱新品種。

  2、產學研緊密結合,發展訂單種植模式

  用籽粒釀酒是浙江省紅高粱的主要加工方式。科研院所應深入企業,調研企業對品種和技術的需求,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形成產學研密切結合,創新育種技術路線,實現紅高粱釀酒專用新品種的選育。同時,要改變一家一戶零星種植的局面,以釀造企業的需求為導向,在市場利益驅動和政府有效引導下,合作社或種植大戶牽頭,建立紅高粱生產基地,形成「企業+科研單位+鄉政府+種植業合作社+種植戶」的訂單農業模式,實現紅高粱種植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例如,開化縣與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合作,積極探索產學研、農科教結合新模式,以「龍頭企業+科技特派員+基地+農戶」,「科技特派員+農業示範區+農戶」等多種方式建立大溪鄉訂單紅高粱種植示範基地,大力打造大溪邊紅高粱小鎮,大溪邊鄉已種植紅高粱超過200hm2,不僅成了當地村民致富村集體增收的「網紅」產業,也成為吸引遊客的「金名片」。

  3、建立有機高效的紅高粱栽培技術體系

  針對浙江差異明顯的生態環境和氣候特點,應積極摸索不同紅高粱種植生態區的良種良法配套,建立有機高效的栽培技術體系。該技術體系包括:(1)引進和篩選適應不同生態區的品種;(2)摸索和建立適應浙江省不同紅高粱種植生態區合宜的種植密度、高效的肥料施用、適宜的播種日期、有效清除雜草的方法、經濟安全的病蟲害防治措施等配套栽培技術規範,發揮增產優勢;(3)針對播前整地、施用、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雜草的防治及收穫等過程中勞動力消耗大,種植成本高等問題,科研院所應加大投入,研發相應的農業機械,以便種管收脫全程機械化,實現品種和機械的配套,促進紅高粱機械化生產的快速發展。

  4、建立示範展示基地,引領紅高粱產業發展

  為了提升浙江傳統釀酒企業產品的競爭力,釀酒企業應充分認識到原料的重要性,以高效優良紅高粱專用品種的利用為主。為獲得高標準原料和解決品牌質量支撐問題,酒廠、種植企業(大戶)、研發單位及相關管理部門應通力合作,因地制宜在不同生態區建立自有化釀酒專用紅高粱示範基地,開展紅高粱種植新技術的田間展示,充分利用報紙,網絡,新媒體宣傳紅高粱種植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引領紅高粱產業的發展。瀘州老窖在川南打造釀酒專用有機紅高粱基地,作為其高端產品「國窖1573」的專用原糧,農民也從中受益。另外,知名酒企如山西的汾酒、陝西的西鳳酒、內蒙古的河套酒業等紛紛在當地建有或者正在建設專用紅高粱生產示範基地,此舉既有效解決了酒企原料供應的問題,又大幅度增加了農民的收益,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5、加強紅高粱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究

  紅高粱全身都是寶,有多種用途。籽粒不僅可以釀酒,還可以做粗糧;秸杆能編織曬箔,做建築材料屋笆;穗柄細而長,可做鍋蓋、饃盤以及針線籮筐等;穗子可做掃帚;葉片青貯是牲畜優質飼料;紅高粱還可用來生產乙醇。科研單位和加工企業應加強紅高粱產品的精深加工技術研究,提高紅高粱的綜合利用價值,實現加工滾動增值。

  政策助推紅高粱全產業鏈發展,我國紅高粱種植市場有序鋪開。2022年東北高粱再生長期間前澇後旱,質量容重均較2021年糧源較差,質量好的糧源剩餘不多。國產高粱的價格受玉米價格影響較大,中小型貿易商出貨積極性增加,但市場大多有價無市,少有成交。

  以上就是2023年紅高粱行業前景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