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智能工廠旨在通過先進技術的集成應用,實現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續的生產方式。智能工廠是現在製造業的一種先進模式,也是未來製造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以下是2024年智能工廠市場規模分析。
2023年全球智能工廠市場規模為3231.3億美元,《2024-2029年中國智能工廠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5142.9億美元,在預測期內(2023-2028年)複合年增長率為9.74%。2022年我國智能工廠市場規模已達10566億元,同比增長顯著。到2023年,我國智能工廠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1686億元。到2024年,預計智能工廠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有望達到12854億元。
在全國範圍內,上海地區的智能工廠建設尤為突出。上海已累計建成19家國家級智能工廠,177家市級智能工廠,並完成1000多個智能製造場景的推廣和落地應用。這些智能工廠的建設,推動了智能製造系統集成工業總產值的增長,使其突破600億元,智能製造裝備產業規模也突破1000億元。
智能工廠市場規模分析預計未來,智能工廠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智能工廠將實現更高水平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數位化。同時,隨著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智能工廠將成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此外,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智能工廠也將更加注重節能減排和環保,推動製造業的綠色發展。
高效生產:智能工廠市場規模分析提到智能工廠通過自動化、數位化和智能化的生產方式,可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並且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生產,從而提高產能和滿足市場需求。
定製化生產:消費者對於個性化、定製化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智能工廠可以通過靈活的生產線配置和智能化的生產方式,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滿足市場對定製化產品的需求。
質量控制:智能工廠通過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可以對生產過程進行精準監控,實現質量預測和質量控制,減少次品率,提高產品質量。
資源利用:智能工廠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優化算法,實現對原材料、能源等資源的精細管理和有效利用,降低生產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
供應鏈優化:智能工廠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優化供應鏈管理,實現物料的智能採購、生產計劃的智能調度,縮短供應鏈周期,提高供應鏈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
總的來說,智能工廠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將在製造業的各個領域都發揮重要作用,推動製造業向數位化、智能化、柔性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