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人工智慧醫療可以應用於藥物研發、醫院管理、醫療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為醫療行業的智能化升級提供有力支持,以下是2024年人工智慧醫療行業分析。
《中國人工智慧醫療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五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指出,人工智慧醫療根據AI賦能場景和應用場景的不同,可以分為AI藥物研發、AI醫學影像、AI醫療機器人、AI健康管理等。
人工智慧醫療是中國醫療行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重點,為更好地規範和促進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國家及相關主管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指導和規範類政策,旨在完善人工智慧醫療應用標準體系,同時更大力度地探索人工智慧輔助診療和人工智慧遠程醫療應用。
從企業主體類型來看,人工智慧醫療供應主體主要包括以西門子、通用醫療、美敦力為代表的國外廠商;華中數控、麥克奧迪、微創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醫療設備廠商;以平安健康、京東健康、阿里健康、醫渡科技為代表的醫療大數據模型企業;以睿智醫藥、泓博醫藥、藥石科技、藥明康德為代表的AI藥物研發企業;以左醫科技、愛爾眼科、嘉和美康、鷹瞳科技為代表的AI診療服務企業。
從企業分布情況來看,高等院校資源豐富的北京、上海地區上市代表性企業眾多,如泓博醫藥、潤達生物、嘉和美康、鷹瞳科技等,其次是在江蘇、廣東等地區。
截至2024年8月,全國共有存續、在業人工智慧醫療產業相關企業536家,其中廣東省人工智慧醫療企業數量最多,為142家。人工智慧醫療區域集中度CR3為56%;CR10為72%。
訓練數據的不斷增加和AI模型的不斷優化,AI診斷的準確性將持續提升,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領域(如早期癌症篩查)超過人類專家。人工智慧醫療行業分析指出,AI影像分析可以加速疾病的早期檢測,提高診斷效率,減輕醫生的負擔。
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的發展,AI在精準醫學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尤其是在癌症免疫治療、基因編輯、藥物研發等方面。AI能夠大大縮短藥物研發的周期,降低研發成本,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
物聯網和AI技術的結合,智能健康管理將成為常態,AI可以實時監控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狀況,及時預警潛在的健康問題,幫助早期干預,減少慢性病的併發症。
AI能夠大大縮短藥物研發的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研發效率。尤其是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新型傳染病)時,AI將加速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研發進程。
5G和遠程診療技術的發展,AI可以在遠程醫療中發揮更大作用,尤其在偏遠地區、老年人護理以及慢性病管理方面,能夠極大提高醫療服務的普及性和可及性。
綜合來看,人工智慧將在醫療行業發揮重要作用,其前景非常廣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有望在提高診斷準確性、個性化治療、提升醫療效率、降低醫療成本等方面為全球醫療健康帶來革命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