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低空經濟是一種綜合性經濟形態,通過飛行器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帶動相關領域的融合發展。低空經濟市場發展受到政策和技術等因素影響,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大。以下是2025年低空經濟行業前景分析。
低空經濟,這一融合了現代科技與新興業態的經濟形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逐步走向經濟發展的前台。《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低空經濟無人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到2024年,全球低空經濟市場規模2.32萬億元大關,展現出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而我國作為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2023年的市場規模已經實現了5059.5億元的佳績,增速更是高達33.8%,這一數據無疑彰顯了我國低空經濟強勁的發展勢頭和蓬勃的生命力。
到2025年,低空經濟行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將取得更多的成果。eVTOL 等新型航空器將逐漸實現商業化運營,為城市空中交通提供新的解決方案。無人機技術將更加成熟,其智能化、自主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同時,通信導航、飛行控制等技術也將不斷優化,提高低空飛行器的安全性和效率。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與低空經濟的深度融合,將推動低空經濟向智能化、數位化方向發展。
低空經濟行業前景分析提到中國無人機市場競爭激烈,主要參與者包括大疆創新、中航無人機、航天彩虹等企業。大疆創新在民用無人機市場占據領先地位,而中航無人機和航天彩虹則在軍用無人機領域具有優勢。從區域分布來看,領先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四川等地。
低空經濟的興起,離不開無人機、輕型飛行器和空中交通管理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尤為突出,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入,無人機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其在農業、物流、交通、環保等多個領域的應用逐漸成熟。無人機的精準飛行、遠程控制、低成本等特點使其成為低空經濟中的重要一環。低空空域的空中交通管理技術也在不斷進步。
低空經濟行業前景分析指出各地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獨特優勢,包括人才(山東、廣東、河南等省的無人機操控員執照考試點和頒發數量居前,陝西、四川等省擁有較多的低空經濟航空專業院校)、創新主體(廣東、河南等省擁有較多的低空經濟企業)、空域改革(湖南、江西、安徽是全國三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航空文化(比如廣東恩平「馮如故里」、河南安陽「飛翔之城」)等優勢,各地政府正根據自身優勢積極引導低空經濟產業實現差異化發展。
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法規的保障。隨著全球航空產業的迅速發展,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意識到低空經濟的重要性,並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來推動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例如,中國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推動低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放開低空空域,提升低空經濟的活力。國內的低空飛行器管理辦法、無人機實名制、飛行許可管理等一系列相關政策的逐步出台,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綜上所述,低空經濟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前景廣闊。隨著技術進步、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低空經濟將會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並帶動眾多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