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核能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隨著能源轉型的加速推進,核能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作為中國核工業的重要支柱,中核集團在技術研發、產業鏈升級和數位化轉型方面持續發力,為未來核能市場的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本文將從技術創新、投資布局以及數字賦能等多個維度,分析2025年核能市場的發展趨勢與投資機遇。
中核集團長期堅持核能「三步走」發展戰略,即從熱堆(壓水堆)到快堆,再到聚變堆的逐步推進。在熱堆領域,華龍一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並成為全球範圍內在建數量最多的三代核電產品。未來,華龍一號將在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補充和支撐作用。
在快堆技術方面,快堆被視為第四代反應堆的關鍵技術之一,能夠將天然鈾資源利用率從當前的不到1%提升至60%以上,同時顯著減少核廢料的產生,具有重要的環保價值。目前,中核集團正在全力推動快堆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至於聚變堆技術,則是未來核能發展的終極目標。雖然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但其潛在的巨大能量輸出和清潔性為核能市場帶來了無限可能。
在鈾礦勘查領域,中核集團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產業鏈的全面升級。第四代砂岩型鈾礦勘查技術體系的成功構建,標誌著我國鈾礦勘查進入數位化時代。藉助數字測井系統、智能化預測技術和無人機高光譜探測系統等先進裝備,鈾礦勘查效率和精度顯著提升。
同時,中核集團還積極推進數字鈾礦山建設,通過建立首個鈾礦山數位化基礎資料庫和鈾礦冶雲平台,實現了鈾礦勘查全流程的數位化管理。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資源勘探效率,也為核能產業鏈的整體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4年,中核集團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已達到歷史高點,顯示出其對核能市場的長期看好。特別是在鈾礦勘查和快堆技術領域,研發投入占比較高,反映出企業對未來技術突破的信心。
從市場角度來看,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環保壓力的加大,核能在電力供應中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到2025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將較2023年增長約15%,其中亞洲地區將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來源。
綜上所述,核能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中核集團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正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升級,引領行業發展。從熱堆到聚變堆的技術突破,再到數位化轉型的全面推進,中核集團為未來核能市場的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
對於投資者而言,核能領域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特別是在技術研發、設備製造以及鈾資源開發等細分領域,存在著廣闊的增長空間。隨著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的雙重驅動,核能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