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成品油 資訊詳情
下輪成品油價仍存上調預期 市場出口配額提高
 成品油 2019-01-01 09:24:49

  4月12日,國家發改委網站信息顯示,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9年4月12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55元和150元。以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周期開局仍可能呈現上行的趨勢,幅度在50元/噸左右。目前國際原油市場表現穩健,歐佩克減產的利好氛圍延續,全球部分地區的經濟數據有所回暖,加之受利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地緣因素影響,都為原油價格帶來積極支撐。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小幅上漲的機率較大。

  下輪成品油價仍存上調預期

  對於本次調價對消費端的影響,成品油分析師對記者表示,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轎車,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較之前增加6元。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開啟(4月26日24時)之前的半個月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多花9.6元左右。

  物流行業支出成本的增幅則更為明顯一些。張肇欣表示,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爾重型卡車為例,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增加247元左右。

  此前在4月1日,由於增值稅稅率下調,全國多數地區成品油零售價格下調了0.2元/升左右。而在本輪調價後,據監測數據,全國大多數地區車用柴油價格為6.6元/升左右,92號汽油零售限價在6.9~7.0元/升。

  分析師認為,本次漲幅較大,對市場購銷氛圍將帶來一定提振。4月中下旬開始,北方汽柴油需求繼續向好,南方雨季及休漁期雖然來臨,但對終端購銷影響有限。

  而在地煉方面,柴油庫存壓力不大,五一來臨之前受高速限行影響,新一輪備貨將再次來臨,加油站零售價上漲,利潤走高,帶動加油站汽油繼續抄底備貨。預計本次調價後,主營及地煉汽柴油價格穩中繼續小幅走高的機率較大。而到五一小長假結束後,市場進入庫存消化階段,價格或將小幅回調。

  對於下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預期,機構普遍認為上調的機率大。分析認為,歐佩克的減產行動仍將為國際油價提供支撐,美國出行高峰致使汽油庫存下降,供需面相對樂觀,但經濟增速繼續下滑將拖累油市。近期國際油價大機率高位震盪,不排除因地緣風險造成短線暴漲的可能。國內重新計算後的原油變化率或處於正值,年內第九次成品油限價調整,即4月26日24時仍存上調預期。

  市場出口配額提高

  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柴油一般貿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90%。2018年全年柴油下發出口配額中,柴油一般貿易出口配額累計下發1849萬噸,加工貿易出口配額41萬噸。據統計,2018年柴油一般貿易出口1659萬噸,完成進度約89.7%,出口均價624美元/噸;來料加工裝配貿易約40萬噸,完成進度約97%,出口均價592美元/噸。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內產能過剩形勢越發嚴峻,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討論放開成品油進出口權的問題,或取消對國營貿易進口量的限制,逐漸放開非國營進口渠道,但是不會放開進口經營權。成品油市場化進程加快,出口權將逐步放開,短期內極有可能適當放寬出口配額。

  「十三五」期間,國內煉油能力將繼續提升,在國內及「一帶一路」地區有望最先投產的煉化一體化產能有 1.47億噸,包括恆力2000萬噸/年、浙江石化2000萬噸/年、恆逸800萬噸/年、盛虹1600 萬噸/年等。而與之相對的需求面發展卻並不樂觀。2018年汽車產銷出現負增長,汽車行情高速增長模式宣告結束,同時考慮新能源等因素,汽油消費低增長恐怕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常態。「受到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工礦企業以及建築業等用油行業整體需求下滑,導致各省柴油消費量增速放緩,個別省份甚至出現柴油消費量減少的現象。」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清潔替代能源的出現,未來柴油消費增長率仍將繼續下降。產能過剩加劇,內耗不足,加大成品油出口將成為調節國內供給壓力的有效途徑,2019年車用汽柴油出口將繼續走高。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成品油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