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藥品 資訊詳情
兩大政策影響生化藥業績 國內藥企市場加大研發投入
  2019-01-01 09:26:52

  天然動植物生化藥臨床使用的品種較多,市場用藥金額較大。醫藥類上市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9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0.91%,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9.42%。雖然天然動植物提取藥物所占比重不大,但是由於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已是未來10年倍受看好的品種。

  兩大政策影響生化藥業績

  國家醫保局和國家藥監局正在分別推動的全國集采和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兩大政策,將深刻影響化藥板塊今後的業績,一批企業將被淘汰出局。

  化藥板塊主要由化藥製劑和原料藥構成。從60家化藥製劑企業的三季報來看,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98%,淨利潤同比增長11.33%,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9%。板塊增速不緊不慢,大部分白馬公司增長符合預期。27家原料藥企業的三季報顯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3%,淨利潤同比增長14%,扣非後淨利潤同比下滑9%。與去年同期相比,由於環保壓力、產能受限等打破穩定的供需關係,導致部分原料藥價格上漲而形成高基數,今年前三季度原料藥收入及淨利潤均有所上漲,但扣非歸母淨利潤略有下滑。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目前情況看,化藥行業處於大變革周期。信立泰和德展健康等受集采降價影響,業績受波及。隨著「4+7」政策升級為全國集采,將衝擊國內約3000家化藥企業。全國集采推開後,相關部委將醞釀進一步擴大品種數量,保守預測會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化藥企業會被市場淘汰。

  國家藥監局10月15日發布了《化學藥品注射劑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和《已上市化學藥品注射劑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申報資料要求(徵求意見稿)》兩份文件。這兩份文件的下發意味著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相關工作有望提速,一旦某一個品種有3家企業過評,國家醫保局就可以將其納入全國集采範圍,意味著6000億市場規模的注射劑領域也將迎來價格戰時代。

  國內藥企市場加大研發投入

  「4+7」擴圍不僅將擠出藥價虛高水分,惠及患者,同時將對整個醫藥產業帶來深遠影響,倒逼企業適應新的市場環境。過去,中國醫藥企業多是以經銷、分銷的模式賺取差價,國內藥企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占比,相比於跨國藥企仍有明顯差距。但如今,國內藥企的研發投入正在加速追趕。

  10月24日,恆瑞醫藥發布包括第三季度報及臨床試驗獲批/進展等多個公告。今年前三季度,恆瑞醫藥實現營收169.45億元,同比增長36.01%。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醫藥龍頭,恆瑞第三季度投入研發費用達到了14.15億元,同比增長90.96%。過專利期原研藥將更快進入成本競爭領域、專業推廣能力要求提高、營銷效率需提高等,成為在華跨國藥企目前面臨的挑戰。但對於跨國藥企而言,挑戰中也蘊藏著潛在的商業機會。

  除了加快步伐將自己的創新藥引入國內外,跨國藥企還可以提高其創新藥的可及性以加速醫保准入談判。此外,跨國藥企可以將國內三四五線城市及鄉縣視為其未來拓展的重要市場。數據顯示,中國在2015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藥品國家市場,2018年市場規模約達137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11.37%,預計至2023年,規模將達到1400-1700億美元。

  有醫藥行業分析師認為,帶量採購下,標準化的藥品能夠快速放量,原先的原研、首仿藥不再享受政策性利好紅利,甚至將被更優質品種的仿製藥代替,單一品種的生命周期和紅利將被大大縮短。

  未來,藥企要長期具備競爭力,必須持續推陳出新,帶量採購之後,由於藥品有了銷量的保證,藥企在營銷投入上將減少,同時刺激企業投身創新藥研發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