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千金藤素市場2022年銷售額為10000元,藥品初期階段研究數據未做,是以藥品用於新冠抗疫缺乏科學依據。雖然新冠概念是最近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投資時仍應注意盲目跟風的風險。
在疫情反覆的背景下,相關藥物的研發進展情況一直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教授團隊近日發現的新冠治療新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根據專利說明書,10uM(微摩爾/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狀病毒複製的倍數為15393倍。
千金藤素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生物鹼。其中成藥目前在我國和國外都已上市,臨床已有40多年。國家藥監局網站信息顯示,雲南生物谷藥業、雲南白藥等4家公司擁有千金藤素片的批准文號。披上抗新冠概念的「千金藤素」帶火了相關上市公司股價。5月16日,生物谷、優寧維、大理藥業、步長製藥、華北製藥、千金藥業等上演漲停潮;雲南白藥、萊茵生物等也一度大漲,但收盤價有所回落。
雲南白藥集團旗下的大理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文山七花有限責任公司獲得千金藤素片的批准文號。針對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研發進展,雲南白藥董秘辦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已關注到此事,會儘快通過投資者互動平台回復相關問題。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對千金藤素的生產、銷售情況給予了積極回應。5月16日,優寧維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千金藤素作為一種生化試劑,應用於研究階段,目前該產品的銷量對公司貢獻很小。
同日,萊茵生物在互動平台表示,千金藤素屬於生物鹼類藥材,受疫情反覆的影響,未來千金藤素會出現大量市場需求,公司憑藉多年的植物提取經驗和類似產品的技術積累,有信心快速開展新技術研發,及時響應市場需求。也有投資者問及上市公司對千金藤素的備貨情況。鷺燕醫藥對投資者回應稱,公司會根據業務實際需要備貨。
受上述消息影響,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大漲。5月16日,生物谷、優寧維雙雙報收漲停。其中,生物谷的股價已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累計漲幅達68.81%。不過,在股價大漲的醫藥類上市公司中,大理藥業、千金藥業等多家公司並未有千金藤素相關業務。
千金藥業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產品婦科千金片的主要成分黃藤素是防己科植物黃藤乾燥藤莖中提取的生物鹼。千金藤素是從防己科植物頭花千金藤、地不容中分離提取的雙節基異哇琳生物鹼。兩者不是同一種物質,在化學結構、藥理作用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步長製藥在5月1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山東丹紅製藥有限公司擁有「一種鹽酸千金藤素的製備方法[專利號:ZL201010556531.0]」的發明專利,但公司目前無千金藤素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日晚間,華北製藥發布公告稱,目前公司未與相關專家團隊開展千金藤素技術的合作,公司也沒有千金藤素相關產品。
千金藤素是從防己科植物頭花千金藤、地不容中分離提取的雙節基異哇琳生物鹼,此前被批准用於白細胞減少症。國家藥監局資料庫顯示,目前,瀋陽管城製藥、雲南生物谷藥業、雲南白藥集團文山七花公司、雲南白藥集團大理藥業四家公司擁有千金藤素片批文。
2018-2023年中國千金藤素片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表面,上述專利授權與千金藤素成為新冠治療新藥等同起來,缺乏科學依據。隨後在業內便不斷有聲音對「千金藤素抗新冠」這一說法提出了諸多質疑。實際上,僅僅作為一款「有前途的候選藥物」,目前說千金藤素有望用於治療新冠,還遙遙無期。
眾所周知的是,新藥研發需要經歷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和包括多期試驗在內的臨床研究三個階段,以證實或發現試驗藥物在臨床、藥理、藥效學方面的作用、不良反應,及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特徵,確定試驗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千金藤素行業數據顯示,在新藥研發中,感染領域的臨床試驗中位數時長為7.1年,新藥研發成功率僅為19.10%,而臨床前體外實現效果優異,但人體臨床試驗失敗的候選藥物可謂數不勝數,從這一角度上看,千金藤素並無任何特別之處。
多家上市公司涉及千金藤素相關領域,專業人士進一步表示,動物實驗初步數據也可用於判斷千金藤素在人體內的效果。就當下的藥物研究進度而言,還是有很多未知因素,距離真正的成藥和審批上市還有非常遠的距離。此外,當下可能存在對於千金藤素的炒作,比如直接去購買含有千金藤素的植物食用,以此預防新冠,這都是「有跳躍性的、不可行的」。
以上就是千金藤素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