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與房地產市場息息相關,也是互相影響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場總體看來是呈現復甦的情況。雖然有這個趨勢但是是否可以延續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今年的土地累計成交數據創下了近些年的歷史新低,土地市場作為政府現金流的主要來源之一,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甚至有部分事業單位出現欠薪的現象問題。
作為地方政府現金流的主要來源之一,賣地收入減少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尤其是在今年防疫支出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地方政府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甚至有部分城市已經出現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人員欠薪的現象。
上周樓市成交同環比齊升。分城市來看,一二三線城市環比均上升,其中一線城市升幅較大。一二線城市同比上升,三線城市同比下降。監測城市庫存總量環比下降4.49%,北京降幅較大。土地市場整體供求環比回落,均價上揚。
2022年上半年,土地市場成交金額超過百億的城市有31個,2021年同期是70個;其中成交金額超500億元有5個,而2021年同期這一數字是21個;超過千億的有3個,2021年同期是7個城市。從今年上半年各月前20日成交數據看,總體上呈現築底復甦態勢。尤其是6月份的數據拉升較快,這與重點城市集中供地的安排,以及5月份以來房屋銷售和房企融資環境的改善有關。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在6月份相繼推出了優質地塊,進一步拉動了土地交易總價。
土地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195個城市土地累計成交14392.13億元,與2021年上半年相比下降58%,創下2016年以來同期新低。作為地方政府現金流的主要來源之一,賣地收入減少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尤其是在今年防疫支出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地方政府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甚至有部分城市已經出現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人員欠薪的現象。
土地市場下行一定程度上與房地產市場下行有關。土地收入減少,也使得部分城市開始調整公務員及企事業單位職工的薪資。
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將年底一次性發放的績效分配至月度發放。經過調整,普通科員年到手收入下降3萬-4萬元,科級職務到手收入下降6萬-11萬元,正職領導年收入降幅達到50%(15萬元-20萬元)左右。
土地市場的下行和房地產下行有關,不僅有城市欠薪的問題也有對科級職務的收入調整。以上就是土地市場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