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國產探傷設備得到廣泛應用,探傷設備在我國使用不太普遍。當下,無損探傷是利用聲、光、熱、電、磁和射線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在不損傷被檢物使用性能的情況下,探測材料、物件或設備內部或表面的各種宏觀缺陷,並判斷其位置、大小、形狀和種類的方法。
時下,探傷設備具有非破壞性、互容性、動態性和嚴格性等特點,現如今已成為工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目前,主要探傷設備方法包括超聲檢測(UT)、射線檢測(RT)、磁粉檢測(MT)、滲透檢測(PT)和渦流檢測(ET)五類,在特種設備、軌道交通、兵器、核電、航空航天、能源電力等下遊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隨著全球經濟高速發展,探傷設備行業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其市場規模也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無損探傷設備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探傷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為8.18億元,2015年我國探傷設備行業市場規模9.33億元,2016年我國探傷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0.56億元。
全球探傷設備行業一直保持持續增長,同時,隨著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傳感器技術的高速發展,探傷設備技術已經進入到以計算機控制為主的信息加工時代,在儘可能提高檢測可靠性的基礎上,力爭實現由探傷設備(NDT)向無損評價(NDE)的順利升級。近年來,超聲檢測作為探傷設備的先進技術代表已經率先進入現代化進程,目前正朝著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化和圖像化的科技方向不斷前進。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我國探傷設備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水平在不斷解決這些檢測/監測難題時得到快速發展和提高,在此過程中不僅建立了完整的探傷設備技術和標準體系,同時對於技術人員的培訓考核體系也形成了系統化的規範模式。目前,我國探傷設備技術水平能夠獨立解決我國所有工程需求中的絕大部分技術難題,並能開發出大部分常用的探傷設備技術裝備和儀器,已成為國際探傷設備標準和學術界的中堅力量。
近來隨著我國社會層面對質量、健康、安全、環境的愈發重視,催生出大量的檢測需求,並且更促進了探傷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在探傷設備檢測機構數量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國從事各類探傷設備檢驗檢測的機構數量 達到 51949 家,同比增長 6.2%。目前我國探傷設備市場的增速高於全球市場,2016-2021年間全球市場的CAGR 超10%。
我國探傷設備市場需求主要分為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傳統領域主要包括環境與環保、 食品、建築工程等產業,新興領域包括電子電器、材料測試、軟體及信息化等高新技術 產業。隨著新興領域的檢測需求加速,檢驗檢測的發展空間將變得廣闊。能源汽車零部件測試是針對動力電池(含電池單體、模塊和系統)、驅動電機系統、燃料 電池系統、充電連接裝置、通信協議、BMS、車載終端、車載充電機和 DC/DC 等新能源 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性能、耐久性與安全測試試驗,具體測試項目包括環境可靠性測試、 電學性能測試、功能測試、EMC 測試、材料測試、功能耐久性測試、綠色環保測試及化 學法規符合性測試等。我們認為,隨著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及動力電池探傷設備市場的規模將不斷擴大。
探傷設備目前是一個朝陽行業,工業探傷設備得到廣泛運用。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探傷設備檢測技術在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迅速發展,探傷設備檢測技術日益趨向於高技術化、系列化、速測化、便攜化。未來隨著均可支配收入、食品消費量和農業生產總值的提高,健康理念的轉變與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將持續保障食品安全檢測的需求,同時傳統法定檢測無法實現 食品檢測全覆蓋,我國的食品探傷監管工作需要更加便攜化、集約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食品安全快速探傷設備。隨著基因晶片、生物傳感器法、生物發光法等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樣品前處理技術的進步,食品探傷設備的檢測時間與準確度將進一步提升,從而凸顯快檢產品的優勢,提升探傷設備需求空間。
以上就是探傷設備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