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tmt企業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我國tmt行業低潮持續至今。當下,tmt市場投資步伐顯著放緩,市場觀望態勢明顯,不管是成立多年的機構,還是新成立的機構,都會強調團隊投資tmt的基因,tmt領域占絕對主流。
tmt三個字母分別指代的是:科技、媒體和電信,而tmt在股票市場是指和科技、媒體和電信三個行業相關的概念股。tmt行業是以網際網路等媒體為基礎將高科技公司和電信業等行業連接起來的新興產業。tmt這三個字後面隱含著非常豐富的意思,tmt中的技術更多是以IT為主,Media更多是以網際網路,固定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
2023-2028年中國tmt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增速小於0的通信企業有10家;而傳媒企業有10家;計算機企業最多有14家。其增速大於等於0且小於30%的傳媒企業最少有10家;而排在中間的是通信企業有12家;而計算機企業有41家,年報收入最多。tmt行業年報收入增速大於等於30%的通信企業有3家;傳媒企業也是3家,而計算機企業有13家。
2022年下半年,在資本市場科創板及創業板的帶動下,中國tmt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有所回暖。而全面註冊制將進一步提升國內資本市場的發行效率和上市可預期性,將為企業提供更好的融資環境,也將更好地支持國內科技創新型及成長型企業的發展。在多項刺激經濟增長政策的支持下,國內資本市場的表現將進一步提振,繼續為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注入活力。
2022年上半年內地tmt企業IPO數量較2021年下半年的74起有所下降,共計68起,融資總額回升至約人民幣1,604億元。其中,於國內主板上市的中國移動有限公司為2022年上半年最大的內地tmt企業IPO。
各大板塊分析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資本市場依然為內地tmt企業的主要上市選擇地,有44%和28%的內地tmt企業分別選擇在科創板和深圳創業板上市。
科創板有30起tmt行業IPO,獲得約人民幣709億元融資額,占總融資額的44%;深圳創業板有19起tmt行業IPO,共獲得約人民幣278億元融資額,占總融資額的17%。另有9%的內地tmt企業選擇在北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共計6家,獲得約人民幣11億元融資額,占總融資額的1%;國內主板上市的占比為6%,共計4家,獲得約人民幣559億元融資額,占總融資額的35%。而13%的內地TMT企業選擇在中國香港及海外上市,共計9家,獲得約人民幣47億元融資額,占總融資額的3%。
國務院33項穩定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提振中國經濟復甦,也將帶動2022年下半年的資本市場表現,預計國內tmt企業仍將選擇內地及香港資本市場作為主要上市地。除科創板上市tmt企業外,A股上市tmt企業的平均市盈率在2022年6月底較之前期間有所下滑。A股tmt公司平均市盈率自2021年12月31日的41倍,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33倍,但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截至2022年6月30日於科創板掛牌上市的企業中,167家tmt行業企業的總融資額為人民幣2,965億元,平均融資額為人民幣17.76億元,平均首發市盈率為85倍。
tmt投資存活率並不高,中國tmt行業起步較晚。2022下半年科技創新型tmt企業和中概股的回歸將繼續成為資本市場的主要推動力。在多項刺激經濟增長政策的支持,和註冊制的細化和完善下,國內資本市場預期將在壓力中繼續逆勢增長,成為全球市場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