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船舶儲能包括電池、電容器和液態天然氣等多種形式。環保意識的逐漸加強以及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船舶儲能行業需求不斷增長,目前我國船舶儲能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船舶儲能是指在船舶上使用的一種儲能技術,通過將電能儲存在電池或超級電容器中,以實現能量的高效利用和節能減排。船舶儲能技術主要應用於船舶啟動、加速、停止、制動、操縱及船舶系統的配電等方面,能夠提高船舶的效率和安全性,減少碳排放和環境污染。
船舶儲能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保持穩定增長。目前,船舶儲能市場主要由電池儲能系統、超級電容器儲能系統和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儲能系統三大類構成。其中,電池儲能系統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目前市場規模最大,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占據船舶儲能市場的主導地位。
據船舶儲能行業發展現狀有關數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船舶儲能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以上。這主要得益於海上運輸產業的持續發展,以及全球對環保和低碳出行的要求不斷提高。船舶儲能系統可以有效減少船舶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船舶的經濟性和環保性,因此在未來幾年內船舶儲能市場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目前,船舶儲能市場主要分為鋰電池、鈉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和液氫燃料電池等幾種類型。其中,鋰電池是船舶儲能市場最常見的技術,其在電動船舶、智能航運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截至2022年,船舶儲能市場正處於迅速成長的階段。隨著環保和能源轉型的日益重視,船舶儲能技術被認為是實現綠色航運的關鍵因素之一。
船舶儲能行業發展現狀顯示相關政策為,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加速推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儲能裝機規模將達到30GW左右;到2025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150GW左右。國家出台「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儲能裝機容量要達到30GW,其中包括10GW以上的大型儲能裝置和20GW以上的分布式儲能裝置。
船舶儲能行業發展現狀提到,2020年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儲能電力市場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覆蓋全國的儲能電力市場體系,鼓勵儲能電力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推動儲能電力市場化運營。2021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優化裝備製造業發展環境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將儲能裝備製造列為支持產業之一,加大對儲能產業的扶持力度。
總體看來,船舶儲能集中形式中電池儲能是最常見的也是市場份額最大。船舶儲能可以用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行業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