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土茯苓是一個藥食兩用的中藥材,國內土茯苓野生資源匱乏近年來隨著需求的持續增長種植和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土茯苓繁殖和種植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下,土茯苓產量也在逐漸增加。
土茯苓具有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的功效,有治療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拘攣疼痛、瘰癧、瘡瘍等作用。該品種為藥食兩用品種,食用以鮮貨為主,主要是酒樓、飯館需求消耗;藥用主要為廠家作為生產原料使用,配方銷量不大。據土茯苓行業技術特點數據統計,2020年土茯苓藥用加食用用量為5459噸。從數據看,食用需求明顯超過藥用需求,占比超過60%。
土茯苓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種子繁殖,二是根莖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是將土茯苓的種子進行播種,一般在春季進行。播種前,要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使其吸水膨脹,然後在土壤中進行播種。播種後,要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於種子的發芽生長。種子發芽後,要進行適當的間苗,以保證每株土茯苓的生長空間。
土茯苓行業技術特點顯示根莖分株繁殖是將土茯苓的根莖進行分株,然後進行移栽。分株時,要選擇根莖生長良好的部分,並用刀將其分離成若干個小株。分株後,要進行適當的修剪,並在土壤中進行移栽。移栽後,要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於小株的生長。
選擇合適的種質:土茯苓行業技術特點指出選用符合規格、異型性小、產量高的壯苗和醫用苗。苗木應該來自正規育苗基地,並且要經過隔離防疫。
土壤條件:土茯苓喜歡生長在微酸性到弱鹼性土壤中,具有較好的透氣性、保水性、保肥性。建議在pH值在6.0-7.5之間的宜陽光、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地上種植。
基本操作:土茯苓的種植主要包括開溝、施肥、插秧、保濕和除草等步驟。插秧的時候,要保證葉片朝向東南方,栽深以土茯苓種球高度的2/3為宜。
管理措施:種植過程中需要進行及時的澆水、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措施,以保持土壤濕潤度和植株健康生長。
收穫和貯藏:土茯苓的最佳採收時間一般在秋季9月份,到了這個時間要注意採收方式,避免傷害茯苓根。採摘後要及時晾曬或曝曬,並儲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以防止霉變和蟲害。
基因改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對土茯苓進行改良,提高其產量和藥效。例如,利用轉基因技術對茯苓素合成途徑進行修改,從而增加茯苓素的產量和穩定性。
栽培模式優化:利用智能化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土茯苓的品質和產量。比如,在茯苓種植區種植天然氣孔菌,實現氮肥高效利用和土壤無菌化,降低耕地污染程度。
新型加工技術:採用微波輻射、超臨界流體萃取等新型技術加工土茯苓,提高藥材的營養成分和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從而進一步提高土茯苓產品的品質和保健效果。
生物製劑的應用:運用生物技術成果,研發出土茯苓專用的生物製劑,比如中油華陽公司研發的「葉綠素複合土茯苓根育苗液」,用於土茯苓苗里、育苗等各個生長階段,可提高土茯苓的產量和品質。
總體看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土茯苓行業有望向更加環保、高效、智能、高品質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