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農機機械主要功能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少勞動力的使用,提升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作為農業大國對於農機機械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以下是2024年農機機械市場分析。
據《2024-2029年中國農機機械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農業機械市場規模達到了1620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進一步擴容至1949億美元。在中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428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561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2023年市場規模約為5857億元,2024年中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6100億元,顯示出農業機械製造行業的巨大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農業機械市場產品種類繁多,包括動力機械、收穫機械、耕整地機械、種植機械、畜牧機械等。其中,動力機械和收穫機械是農機銷售額最高的兩類產品。新疆、河南、安徽等地區是農機需求的第一梯隊,這些地區的農業現代化進程較快,對農業機械的需求量較大。
隨著市場化程度提升,技術壁壘提高,生產規模小和競爭能力弱的農機企業將逐漸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農機機械市場分析資料顯示相比2017年,2020年國內規模以上農機企業數量減少33.5%,CR2補貼銷量市占率從2020年的21.7%提升至2023年的41.5%。
農機機械市場分析顯示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AI)、大數據、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發展,農業機械逐步走向智能化、自動化。這些技術不僅能提高農機的工作效率,還能實現精準農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產量。現代農機設備逐漸配備高精度的自動導航和自動控制系統,能夠實現無人駕駛和精準操作。例如,自動駕駛拖拉機可以根據預設的路徑進行耕種、播種、施肥等操作,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作業精度。
精準農業是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與技術手段緊密結合,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浪費、增加產量的現代農業模式。農機機械在精準農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播種、施肥、灌溉、收穫等作業過程中,通過精確控制來提升效率。通過GPS和傳感器技術,農機可以實現精準的播種深度和行距,保證作物的均勻分布,提高產量。
環保法規和政策的嚴格要求推動了農機機械向綠色、節能、低污染方向發展。農機企業正加大研發力度,推出符合環保標準的農機設備。為了應對環境污染,農機企業越來越多地採用低排放的發動機技術,如採用符合國Ⅳ、國Ⅴ排放標準的發動機,減少農業機械的廢氣排放。隨著對能源消耗和環境影響的關注,電動農機和新能源驅動的農機逐漸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例如,電動拖拉機和電動收割機的應用,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減少了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
總體看來,農機機械市場的技術環境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智能化、自動化、精準化、綠色環保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農業機械化的進步,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減少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農機機械將逐步向更加高效、智能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