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固態儲氫是一種高效、安全的氫氣存儲方式,能夠提供比氣態和液態儲氫更高的能量密度。固態儲氫有著良好政策環境推動整體市場的發展。以下是2024年固態儲氫行業分析。
預計2030年全球固態儲氫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達到6.1億美元,未來幾年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26.7%。在中國市場,固態儲氫行業同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24-2029年中國固態儲氫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預測顯示,2030年我國固態儲氫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600億元。中國市場對固態儲氫技術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市場前景廣闊。
全球範圍內固態儲氫解決方案生產商主要包括NPROXX、H2GO Power、上海氫楓能源、GKN Hydrogen、浩運金能新能源、GRZ Technologies、Lavo、McPhy、有研工程技術研究院、Hystorsys等。2022年,全球前五大廠商占有大約39.0%的市場份額。固態儲氫行業分析提到就產品類型而言,目前化學氫化物儲氫是最主要的細分產品,占據大約91.3%的份額。
各國政府正積極出台各項政策,以推動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些政策旨在加速氫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儲運效率並降低成本。這些舉措無疑為固態儲氫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和市場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後盾和動力。材料科學和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固態儲氫材料的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成本也在逐步降低。這一技術上的突破為固態儲氫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鋪平了道路。
隨著固態儲氫技術的逐漸成熟,固態儲氫在儲氫密度和本徵安全性能方面優勢明顯,應用場景有望不斷拓寬。 近年來鎂基、鈦鐵系、釩系固態儲氫技術日趨成熟,示範應用取得突破,部分行業頭部企業建成千噸級鎂基儲氫材料生產線,產業鏈上中下游合作加強,不斷拓寬固定式、移動式細分應用場景。
許多現有的金屬氫化物或合金在儲氫密度上仍顯不足,無法滿足大規模儲氫的需求。例如,常見的鎂基和鈉基氫化物的氫容積密度較低,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密度,限制了其在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應用。固態儲氫材料需要在較低的溫度和壓力下高效吸放氫,但許多材料在氫氣釋放過程中效率較低,導致氫氣的儲存和釋放過程較為緩慢。對於氫能汽車等對快速加氫和放氫有高需求的應用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嚴重的限制。
固態儲氫裝置需要通過高壓容器、熱交換系統和材料容器等多個組件進行複雜的集成,這使得整個儲氫系統的體積和重量較大,增加了系統的複雜性和成本。例如,在氫能汽車中,儲氫系統的體積和重量必須與車輛的其他部件兼容,這對設計提出了較高要求。固態儲氫系統的複雜集成方式,涉及氫氣的吸附、釋放、溫控等多個環節,因此其整體效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低溫環境下,固態儲氫的操作和控制更加複雜,且能量損失較大。
固態儲氫行業分析指出在低溫條件下,很多固態儲氫材料的氫氣釋放速率較慢。對於氫能汽車等需要短時間內補充氫氣的應用來說,儲氫材料的放氫速度過慢,可能導致車輛無法及時加氫,影響使用體驗。儲氫過程中,吸氫和放氫的反應通常伴隨有溫度的變化。高效的熱管理系統對於保持反應的穩定性至關重要,目前的熱控技術尚無法做到在儲氫過程中快速、均勻地調節溫度,這也是固態儲氫系統普遍存在的痛點之一。
總體看來,儲氫材料的研發、安全性、成本、系統集成等問題仍亟待解決。為了推動固態儲氫的商業化,需要加大研發投入,改進儲氫材料和系統的性能,同時優化製造工藝,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