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目前鈉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和電池效率等方面還處於發展階段,尚需進一步優化和提高。鈉離子電池近年來市場也在逐漸擴大,國內鈉離子電池受到相關政策支持發展前景積極樂觀。以下是2025年鈉離子電池行業分析。
《2024-2029年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3年全球鈉離子電池行業市場規模約5億美元。2024年全球鈉離子電池行業市場規模達6.1億美元,未來五年複合增速高達21.42%。2023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市場規模達到8.38億元人民幣,主要得益於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政策支持和產業鏈優勢。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政府加大了對儲能技術的投入與推廣力度,為鈉離子電池的研發和應用創造了良好環境。中國在鈉離子電池材料供應、生產製造和技術創新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加速了其商業化落地。儲能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國內企業的積極布局,也推動了鈉離子電池在儲能、電動車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從而助力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張。
隨著鈉離子電池市場的不斷擴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在積極布局。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關鍵原材料供應商正在加大研發投入和產能擴張力度,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電池製造企業也在積極開發新產品和技術,提高產品性能和降低成本。
2022年我國鈉離子電池需求量約為0.1GWh,2023年提升至2GWh。鈉離子電池行業分析預計未來,隨著產業投入加大,高性價比的鈉離子電池有望成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補充,預計2025年我國鈉離子電池市場規模可增至28.2GWh。在2023年,鈉離子電池已然由實驗階段邁入商業化應用進程,諸如中科海鈉、比亞迪、寧德時代、立方新能源、華陽股份等眾多企業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已進入應用市場。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22年7月14日印發的《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2年第二批行業標準制修訂和外文版項目計劃的通知》,《鈉離子電池術語和詞彙》和《鈉離子電池符號和命名》計劃正式下達。據悉,該標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主管單位為電子信息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歸口並組織起草。主要起草單位包括: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科海納),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是制定電池技術標準的重要國際機構。隨著鈉離子電池的發展,IEC也開始關注該技術的標準化工作。主要的標準化內容包括:IEC 62660-1電動交通工具用電池組和系統的性能測試,儘管該標準主要針對鋰離子電池,但其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對於鈉離子電池同樣適用。IEC 62133可攜式密封蓄電池的安全要求,該標準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可充電電池,包括鈉離子電池。
鈉離子電池行業分析指出在中國,隨著鈉離子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也在逐步推進。相關的標準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方面:GB/T 31467.3-2015:儲能系統用電池組件技術要求,儘管該標準主要針對鋰電池,但它為儲能類電池的標準提供了框架,可以作為鈉離子電池行業標準制定的參考。GB/T 34058-2017:動力電池使用安全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動力電池,包括鈉離子電池,涵蓋了電池的安全性、熱穩定性等測試要求。
總體看來,隨著其技術不斷成熟,相關行業標準的建立和完善將為其產業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國內外已有一些初步的鈉離子電池標準,這為未來的技術發展和市場應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