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經濟復甦的步伐加快,土地流轉市場正迎來一輪顯著的升溫趨勢。多個城市頻現高溢價地塊成交,民營與外資地產企業的積極參與,以及遠郊市場的回暖,共同勾勒出土地流轉市場的新面貌。本文將深入探討土地流轉市場的最新動態,展望2025年的發展前景。
《2025-2030年中國土地流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近期,包括上海、杭州、蘇州等在內的多個城市土地流轉市場顯著升溫。2月20日,上海今年首次出讓的四宗宅地全部溢價成交,成交總額高達159.26億元。其中,熱門板塊的兩宗地塊最低溢價超33%,外環外的兩宗地塊最低溢價也達到了13.98%。同日,杭州出讓的三宗住宅用地同樣全部溢價成交,成交總額31.405億元,城東新城單元的一地塊溢價率高達54.04%,刷新了板塊最高樓板價紀錄。此外,蘇州、北京、東莞、成都等地的土地流轉市場也頻頻傳來高溢價成交的消息。
在土地流轉市場升溫的背後,土地供應結構的調整起到了關鍵作用。多地加大了核心區域優質地塊及「小而美」地塊的供應力度,導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例如,北京朝陽區三間房組合地塊、鄭州司法警官學院地塊等,均位於城市核心區優質板塊,稀缺性強、配套完善、開發價值較高。同時,低密度住宅用地(容積率≤1.5)的供應比例也顯著提升。據數據顯示,2024年22個重點城市容積率在1.5以下的宅地宗數占比約18.0%,較2023年增加6.3個百分點。其中,蘇州推出的55宗住宅用地中,42宗地塊的容積率在1.5以下,占比高達76%。
樓市成交數據的改善也為土地流轉市場提供了更多預期支撐。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70城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1%,同比下跌5.4%,但跌幅均較去年12月收窄。其中,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1%,已連續兩個月上漲;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1%,時隔19個月重回環比上漲區間。房價的止跌回穩趨勢逐漸形成,為土地流轉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2025年,土地流轉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隨著前期政策的持續落地和地方政府樓市調控自主性的提升,區域分化和城市分化將進一步加深。部分高能級城市將逐步實現房價止跌回穩,推動土地流轉市場持續升溫。高溢價土地成交將推動高能級城市新房均價上行,同時優質供貨有望吸引改善需求入市。多數城市短期或呈現「供應總量減少、核心供給增加、外圍逐步去庫」的特徵。土地流轉行業分析指出,不同城市的庫存周期差異將決定其分化走勢、周期築底所需時長及價格水平下限。
綜上所述,土地流轉市場正在經歷一輪顯著的升溫趨勢。多地高溢價成交頻現,土地供應結構調整加劇市場競爭,樓市回暖為土地流轉市場提供預期支撐。展望2025年,土地流轉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市場信心將得到進一步提振。隨著政策的持續落地和市場的不斷變化,土地流轉市場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