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稀土金屬 資訊詳情
全球錫供應受挫:剛果(金)比西錫礦暫停運營引發市場波動
 錫礦 2025-03-14 23:07:2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非洲中部地區局勢動盪對全球金屬供應鏈造成顯著衝擊。隨著反政府武裝在剛果(金)東部持續活躍,該國重要礦產資源開採活動被迫中斷。這一事件不僅威脅到當地經濟穩定,更直接推高了國際錫價,凸顯出地緣衝突對大宗商品市場的深遠影響。

  一、安全風險升級導致全球最大錫礦之一暫停運營

  阿爾法明資源公司於當地時間3月13日宣布,因反政府武裝「M23運動」向礦區推進的軍事行動威脅,決定立即暫停位於剛果(金)東部瓦利卡萊區的比西錫礦作業,並撤離所有非必要人員。該公司在聲明中強調,當前局勢已無法保障礦區人員安全,僅保留最小規模團隊維持基礎設施運轉及安保工作。

  比西錫礦作為全球第三大錫礦,其2024年預計錫產量達1.73萬噸,占全球總供應量的6%。此次停產直接引發市場對供應鏈中斷的擔憂,倫敦金屬交易所當日基準錫價飆升至每噸3.7萬美元,創下自2022年中以來新高。

  二、地緣衝突加劇暴露資源型經濟體脆弱性

  剛果(金)東部地區長期因武裝衝突陷入動盪。近一個月內,「M23運動」在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發起的多次軍事行動,已導致數千平民流離失所,並嚴重干擾了當地礦產開採活動。分析指出,該國錫、鈷等關鍵金屬的出口對國民經濟貢獻率超過70%,此類衝突若持續升級將加速經濟衰退。

  國際觀察人士警告稱,比西錫礦停產可能只是開始。若武裝組織進一步控制更多礦區,全球電子製造、航空航天等行業所需的稀有金屬供應恐面臨更嚴峻挑戰。目前,剛果(金)政府已向聯合國尋求緊急軍事援助以穩定邊境地區。

  三、市場波動與恢復前景的雙重不確定性

  儘管阿爾法明公司表示將「持續評估安全形勢」,但礦區重啟時間仍難以預測。短期內,錫價可能維持高位震盪態勢,而替代礦源開發進度將成為平抑價格的關鍵因素。數據顯示,東南亞國家的錫礦產能雖有一定緩衝空間,但短期內無法完全填補剛果(金)缺口。

  分析師指出,此次事件再次印證了資源安全與地緣政治風險之間的強關聯性。未來若衝突未得到有效控制,全球供應鏈或將面臨更頻繁的中斷壓力,推動各國加速探索多元化供應渠道及戰略儲備機制。

  總結

  剛果(金)比西錫礦停產事件揭示出地緣衝突對全球經濟的連鎖影響,其直接後果包括國際錫價飆升和資源型國家經濟脆弱性暴露。儘管公司承諾在條件允許時恢復運營,但安全局勢與市場供需間的博弈仍充滿變數。這一案例為全球供應鏈韌性建設敲響警鐘——唯有通過多邊合作化解衝突根源,才能從根本上保障關鍵礦產的穩定供給。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錫礦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