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近期,國家能源局針對公眾反映的充電樁布局、運營規範及配套服務等問題作出系統回應,強調通過強化制度設計和多方協作推動問題解決,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充電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部分充電場站存在燃油車占位現象,導致設備空置率上升。國家能源局聯合多部門提出分區停放方案,並鼓勵運營商採用智能地鎖、攝像頭等技術優化停車秩序。2022年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加強運維管理,通過技術創新與制度約束雙管齊下,減少資源浪費問題。
當前充電市場存在超過30個主要運營商,其電費執行國家統一政策但服務費浮動較大。根據《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服務費由市場形成,受區位條件、租金成本等因素影響。為穩定市場價格秩序,國家能源局正通過監測服務平台收集數據,並指導運營商合理制定收費方案,減少用戶因價格差異產生的選擇困擾。
充電站周邊設施不全、維修滯後等問題直接影響用戶體驗。政策明確鼓勵運營企業增設遮陽棚、休息區等便民設施,並將研究出台專項文件細化服務質量標準。國家能源局強調,未來將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推動充電場景從單一補能向休閒服務延伸,打造更完善的出行生態鏈。
小區物業消極配合業主安裝充電樁的現象長期存在。2016年《關於加快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已明確要求物業提供必要協助,但執行層面仍存阻力。2023年國務院進一步提出制定居住區建設管理指南,要求街道、居委會建立「一站式」協調機制,簡化審批流程並強化責任落實。
總結而言,新能源汽車推廣需破解的不僅是充電樁數量不足的表象問題,更需要系統性解決資源分配效率低、市場秩序不規範及配套服務滯後等深層矛盾。通過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雙向發力,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正逐步向科學化、規範化方向邁進,為我國綠色出行轉型提供堅實支撐。國家能源局將持續協同多部門推進位度完善,確保充電樁網絡真正成為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