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當今數位化浪潮的席捲下,2025年的製造行業正經歷著深刻變革,數位化轉型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中美德日作為世界主要製造大國,在這一轉型進程中展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對其數位化轉型水平進行測度和比較分析,不僅有助於清晰洞察各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也為全球製造業的未來走向提供了重要參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為準確衡量中美德日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水平,需要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從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數字經濟是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基礎。這一評價主要從產業與要素支撐、數字基礎設施與載體保障、數位技術驅動及環境保障等方面入手。在實際測評時,選取ICT部門生產能力指數、網際網路普及率、ICT商品出口占比、政府管理效能等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運用熵值法進行客觀賦權,綜合測評各國數字經濟總體發展水平。
在衡量製造業投入數位化水平方面,依據投入產出理論,通過測算相對消耗係數來評估。具體來說,計算製造業產出中數字中間投入的直接消耗係數,再進一步得出相對消耗係數。相對消耗係數越高,表明製造業投入數位化水平越高。
綜合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投入數位化特徵,對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水平進行綜合測評。將數字經濟綜合發展水平與製造業投入數位化水平相結合,得出各國製造業最終的數位化轉型水平,為後續的比較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在數據來源上,中美德日數字經濟綜合發展水平的評價數據主要來自世界銀行資料庫、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資料庫、OECD資料庫等。製造業投入數位化的測評則主要基於OECD資料庫公布的世界投入產出表。樣本年限設定為2001-2018年,選取16個製造行業作為分析樣本,數字中間投入部門的選擇參考相關統計分類標準確定。
從2001-2018年,中美德日四國數字經濟總體發展水平都在穩步提升,這為各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美國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起步優勢明顯,但在2016-2018年增長較為緩慢。德國與日本的數字經濟水平在樣本後期增長迅速。中國雖然數字經濟總體發展水平基礎相對薄弱,但增長速度較快,與其他三國的差距逐年縮小。2005年以前,美德日三國數字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在1.300以上,而中國在1.200以下;到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綜合發展水平仍低於1.500,但差距明顯縮小。
在製造業投入數位化水平方面,美國、日本呈現下降趨勢,德國和中國則波動上升。不過,中國製造業總體投入數位化水平低於美德日三國。2018年中國製造業投入數位化水平為0.153,仍低於德國2001年的0.155。分行業來看,中國計算機、電子及光學設備製造業的投入數位化水平相對較高,具有一定優勢,但其他行業與三國相比差距明顯。
從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綜合水平來看,除日本外,美國、德國、中國都呈上升趨勢。美國在樣本期初就處於領先地位,之後穩步提升但增速較慢;日本前期數位化轉型水平較高,但後期有所下降;德國逐年提高並逐漸超越日本;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水平提升明顯,與德、日的差距不斷縮小,2018年達到0.213。分行業來看,中國大部分行業數位化轉型水平波動上升,但提升幅度不明顯,不過計算機、電子及光學設備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優勢突出,2018年該行業數位化轉型水平達到0.912,領先於其他三國。
通過與美德日的比較可知,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雖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不足,多數行業數位化轉型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中國應深入了解自身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現狀,以美德日等製造強國為參照,明確差距,總結經驗,為後續發展制定更精準的策略,加快縮小與製造業強國的差距,藉助數字賦能構建國際競爭新優勢。
數字經濟對製造業轉型發展至關重要。中國應全方位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培育壯大數字產業,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高效應用數位技術,改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提升數字經濟整體水平,優化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基礎條件。同時,推進數字要素市場化配置,確保數字要素供給與製造業數字投入需求相匹配,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對製造業轉型的賦能作用。
中國製造業規模龐大、體系完備,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制定全面的數位化轉型戰略。發揮計算機、電子及光學設備製造業等領域的領先優勢,實現重點產業率先突破;利用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等行業投入數位化的相對優勢,逐步縮小與製造強國的差距。引導龍頭企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動國內製造業數位化整體水平提升。
製造行業現狀分析指出,中國製造業在關鍵要素和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上與世界製造強國仍有差距。應堅持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促進數字要素跨境流動,引進高質量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強化製造業數字要素供給。加強數位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推動產業轉型發展。通過引入國際競爭,提升國內數字產業和數位技術的發展質量,增強制造業數位化轉型的動力。
2025年製造行業數位化轉型進程中,中美德日各具特點。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在整體水平提升的同時,部分行業已具備優勢,但與美德日相比,仍需在多個方面持續發力。通過重視自身轉型現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優化戰略規劃以及加強國際合作,中國製造業有望在數位化轉型的道路上加速前進,實現高質量發展,縮小與製造強國的差距,在全球製造業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