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物流 資訊詳情
貨櫃多式聯運:破局之路與挑戰並存
 貨櫃 2025-03-26 19:21:2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中國物流體系中,貨櫃作為關鍵載體,在多式聯運場景中的應用正面臨多重發展瓶頸。儘管多式聯運被視為提升運輸效率、降低綜合成本的重要路徑,但經營主體能力不足、通道協同困難、數據壁壘等問題依然制約行業發展。隨著政策支持和技術革新不斷推進,如何突破現有障礙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命題。

  一、全程服務能力薄弱阻礙規模化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貨櫃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內多式聯運經營主體呈現明顯的區域性特徵,多數企業難以實現內陸至港口的直達服務和跨區域資源整合。運輸班次不穩定現象突出,例如部分中歐班列存在周發13班的波動情況,導致貨主對長期合作缺乏信心。這種不穩定性迫使企業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維持運營,制約了多式聯運網絡化、專業化服務能力的提升。

  二、跨區域通道協同機制尚未完善

  物流大通道建設主要由政府部門主導,涉及鐵路、港口等多方主體協調。由於單體企業難以參與決策過程,導致海鐵聯運、公鐵聯運等關鍵節點銜接效率低下。數據顯示,當前鐵路多式聯運數據交換成本高昂且標準化程度不足,信息孤島問題嚴重影響運輸時效和服務質量。

  三、「散改集」創新成為重要增長極

  通過將大宗貨物裝入35噸敞口貨櫃實現"散改集",鐵路貨櫃運輸量在過去8年保持高速增長。這類專用箱型貢獻了近五年鐵路貨櫃增量市場的80%,顯著降低了煤炭、礦石等貨物的損耗率和轉運成本。這種模式正在重塑內陸物流格局,推動多式聯運向集約化方向發展。

  四、政策創新加速行業轉型升級

  2024年發布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7年要實現港口貨櫃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的目標。通過推廣"一單制""一箱制"運輸模式,鐵路部門已與航運企業合作建立跨運輸方式的協同機制,簡化操作流程並降低綜合物流成本。金融創新方面,銀行系統正通過供應鏈融資等方式助力物流企業降本增效。

  五、多元化經營主體推動服務細分

  當前多式聯運市場呈現專業化分工趨勢:陸港運營平台依託政府資源開通中歐班列等線路;鐵路主導型企業利用幹線運輸優勢延伸兩端服務;港口型經營人則強化海運與內陸網絡銜接。這種差異化發展既滿足了不同區域需求,也為行業標準化建設奠定了實踐基礎。

  總結來看,中國多式聯運正處於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的關鍵階段。破解主體能力、通道協同和數據共享等核心難題,需要進一步完善跨部門協作機制,加速"一單制"標準落地,並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全鏈條服務效能。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技術應用深化,貨櫃多式聯運有望成為優化物流結構、促進區域經濟聯動的重要引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貨櫃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