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農機 資訊詳情
中國農機加速出海: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並駕齊驅
 農機 2025-04-02 09:41:2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農機裝備出口呈現強勁增長態勢。作為全國重要農機生產基地之一,浙江依託產業集群優勢,在國際市場開拓中表現亮眼。2024年12月,該省農機出口額達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7%,印證了國產農機在國際競爭中的蓬勃活力。從個性化定製到智能化創新,從產品輸出到全產業鏈協同,中國農機企業正通過多維度突破打開全球市場新空間。

  一、差異化策略驅動海外訂單穩步增長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農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浙江永康作為全國知名農機製造基地,其企業以精準把握市場需求為核心競爭力。在春耕備耕關鍵期,當地農機生產線馬力全開,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台設備完成組裝下線。針對非洲、東南亞等丘陵地形國家的特殊需求,企業重點研發輕便靈活的小型多功能農機。例如某款手扶拖拉機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一機多用」,可快速更換旋耕、播種等多種農具,年出口量達25000台以上。

  為適應不同地區農業特點,企業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在東南亞推廣高性價比機型,在南美強化設備耐用性測試。某老牌出口企業的海外訂單預計今年同比增長30%,其研發的大馬力柴油發動機已在越南市場獲得成功案例。通過「本土化改良+定製化服務」雙輪驅動,浙江農機正逐步突破技術壁壘與文化差異的雙重考驗。

  二、智能化裝備開闢新興市場增長極

  在農業數位化浪潮推動下,智能分揀設備成為出口新增長點。杭州某初創企業研發的水果全自動分選線,每小時可處理2萬個果實,通過AI視覺系統精準識別果品重量、糖度及外觀瑕疵,並配套二維碼溯源體系降低損耗。儘管成立僅5年,該企業已通過三代技術疊代攻克效率與精度平衡難題。

  面對海外市場差異化需求,企業採取「展會引流+定製研發」模式:計劃參加香港、德國等國際專業展會對接東南亞榴槤分揀、中東芒果分級等項目。其生產基地與傳統製造企業形成互補——核心智能模塊自主研發,通用零部件則依託本地產業鏈降本增效。這種輕資產運營策略助力企業在保持研發投入的同時實現快速擴張。

  三、全產業鏈協同構建國際化生態

  為系統性提升出口競爭力,浙江正從技術支撐到配套服務多維度發力。金華中非農業科創園建設加速推進,通過模擬非洲氣候條件篩選適配作物品種,並搭建農機展示培訓售後一體化平台。當地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開展針對性試驗:比如在沙質土壤環境中測試深耕機械可靠性,在陡坡地形驗證微型拖拉機操控性能,確保產品「出海」後能快速融入本土生產體系。

  統計顯示,浙江現有超4000家農機製造企業中,75%具備出口能力,東協、歐盟仍是主要市場,而非洲地區近五年年均增長率達20%,今年前兩月出口額已達2.5億元。未來三年,浙江省計劃建設3個非洲特色農業科技示範基地,並組織50家企業開展跨國技術合作。通過「產品服務標準」三位一體輸出,中國農機正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創造的新階段。

  結語

  從傳統耕作設備到智能農業解決方案,中國農機產業在海外市場展現的不僅是製造能力的提升,更是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的戰略眼光。隨著全產業鏈協同效應逐步顯現,國產農機必將以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在全球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貢獻獨特力量。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農機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