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衛星通訊市場規模在2024年已達到2000億美元以上,預計2025-2030年期間,全球衛星通訊市場將以較高的複合年增長率持續增長,以下是2025年衛星通訊市場規模分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衛星通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衛星通訊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來轉發無線電波,從而實現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的通信。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通訊實驗正式進入人造衛星階段。1970以來各種星座系統陸續提出,衛星通訊熱度攀升。進入21世紀,隨著衛星寬帶技術進步,成本降低,衛星通訊行業加速發展。
我國衛星通訊行業起步相對較晚,但近年來實現快速發展。1970-2000年,經過東方紅四代衛星的研發積累,多次發射試驗性通信衛星,解決了中國通信衛星有與無的問題。2000以來,中國民用航天進入國際市場,多家國企提出諸如鴻雁星座、虹雲工程等低軌星座建設計劃。五十年厚積薄發,中國成為少數能自主設計、研發通信衛星的國家之一,衛星通訊市場規模穩步提升。根據數據,2015-2021年我國衛星通訊市場規模由460億元增長至794億元,CAGR為8.7%。2023年我國衛星通訊市場規模約為83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4.8%。
目前,低軌空間是全球航天發展的焦點。當前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以及網絡連接需求大幅上漲背景下,通信衛星市場得以快速發展。伴隨著衛星成本逐步下降以及低軌衛星優勢作用不斷凸顯,通信衛星行業正呈現出由高軌向中軌、低軌發展趨勢。
衛星通訊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政府及軍事機構對衛星通信的需求一直非常穩定,特別是在應急通信、國防安全等領域。衛星通訊市場前景分析指出,商業領域方面,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衛星通訊進行遠程辦公、視頻會議、數據傳輸等。民用領域方面,在航空、航海、偏遠地區通信等領域,衛星通訊提供了唯一的通信手段。
衛星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消費者行為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衛星通訊服務的性能和價格,選擇更加高效、便捷的通信方式。同時,消費者對衛星通訊服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對衛星通訊行業的監管要求主要包括產品質量、安全性能、環保標準等方面。企業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能。同時,政府還加強了對衛星通訊市場的監管力度,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總體來看,衛星通訊市場在全球和中國都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