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作為智能投影領域的領軍企業,極米科技近期頻繁引發市場關注。繼2月完成首次股東詢價轉讓後,其小股東於4月初再度啟動此類操作,且兩次均以顯著低於市價的折扣率進行交易。這一系列動作不僅涉及資本市場規則與策略選擇,更折射出投資者對行業龍頭的估值分歧及資本流動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投影儀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極米科技成為2024年唯一兩次發布股東詢價轉讓公告的上市公司。首次交易於2月完成,涉及11家機構投資者接盤;時隔不足兩個月,公司再次披露同類計劃。值得關注的是,與直接在二級市場拋售相比,股東選擇通過詢價轉讓方式以折價率出讓股份,這種操作模式引發市場對動機和策略的深度探討。
不同於傳統減持路徑,極米科技相關方表示「交易所對減持監管嚴格」是重要影響因素。通過詢價轉讓機制,股東可將股份定向轉移給機構投資者,減少直接拋售對股價的衝擊。數據顯示,若選擇二級市場減持,大額交易可能加劇流動性壓力,而折價轉讓雖降低收益預期,卻能實現更平穩的股權結構調整。
參與2月詢價轉讓的買方陣容包含公募基金、券商、私募及外資機構,摩根史坦利、國泰君安證券等知名機構均在列。以當前股價測算,這些投資者已實現約27.25%的帳面收益。這一結果凸顯了專業投資者對極米科技長期價值的認可,同時也暗示市場對其短期表現存在分歧。
智能投影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極米科技雖保持龍頭地位,但新品疊代速度及市場份額面臨挑戰。股東選擇折價出讓股權,或出於分散風險、優化持倉結構的考量,同時也可能反映部分投資者對當前估值水平的謹慎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兩次轉讓均未觸發股價劇烈波動,顯示出詢價機制在平衡各方利益上的有效性。
總結:資本博弈中的價值重構與長期展望
極米科技股東的折價轉讓操作,既是對監管環境和市場條件的主動適應,也折射出投資者對行業前景的不同判斷。機構接盤後的顯著浮盈表明優質資產仍受長線資金青睞,而公司通過靈活機制穩定股權結構的努力,則為後續發展留出空間。未來,智能投影賽道的競爭與技術疊代,或將進一步考驗這家龍頭企業的資本運作智慧及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