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4月10日,中國政府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以回應美方此前單方面採取的"對等關稅"措施。此次反制行動嚴格依據國內法律及國際法原則展開,旨在維護我國貿易權益和市場公平競爭環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商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2025年第4號),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中國對所有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該政策覆蓋全品類美國輸華商品,通過提高貿易成本對沖美方單邊主義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
為保障企業合理利益,政策特別規定:在2025年4月10日12時前已從啟運地出發,並於2025年5月13日前抵達中國的貨物,可免於加征新關稅。這一過渡期安排既體現了政策的靈活性,也確保了貿易秩序平穩過渡。
美國政府4月2日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對等關稅",該行為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則框架,構成典型的單邊保護主義措施。我國此次反制行動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海關法》和國際法原則,在法定程序內採取必要對等反制手段。
本次加征關稅不改變現行保稅區監管模式及減免稅優惠政策,但新增的34%附加關稅不可申請減免或豁免。該設計既保持了稅收政策體系的整體穩定性,又通過定向施壓實現貿易平衡目標。
此次反制措施體現了中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決心與能力。在堅持依法合規前提下,我國採取精準有力的對等回應,既保障企業合法權益不受損害,也向國際社會展示了維護自由貿易秩序的堅定立場。政策實施後,中美雙方將面臨新的貿易格局調整,這不僅關乎兩國經貿關係走向,也將為全球供應鏈穩定提供重要觀察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