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本周A股市場呈現顯著的結構性行情特徵,在政策驅動與產業資本布局的雙重影響下,醫藥醫療與可控核聚變兩大領域成為資金關注焦點。與此同時,主要指數延續震盪調整態勢,市場成交額持續縮量,熱點輪動加速凸顯投資分歧。以下從核心板塊表現、政策催化及資金流向三個維度展開分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本周上證指數累計下跌0.28%,深證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回落2.28%和2.95%。市場交易情緒明顯降溫,4月2日單日成交額跌破萬億元關口至9736億元,較前期高點顯著萎縮。這種量價背離現象反映出投資者在政策預期與經濟數據驗證間的謹慎觀望態度。
受併購重組指引及監管優化雙重利好刺激,醫藥板塊本周表現搶眼。多瑞醫藥以56.32%的周漲幅領漲板塊,歐康醫藥(+48.62%)、偉思醫療(+31.80%)緊隨其後。政策層面,國資委明確鼓勵生物醫藥領域國企通過併購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國家藥監局同步推進高端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監管優化,為創新企業提供制度保障。
在能源轉型戰略推動下,蘭石重裝(+42.05%)、海陸重工(+20.96%)等核聚變概念股延續強勢表現。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的戰略投資動作引發市場關注——其對聚變能源公司的注資被視為我國搶占新能源技術制高點的關鍵布局。國際層面,美歐日等經濟體也在加速核聚變技術研發合作,商業化進程或比預期更早到來。
主力資金在板塊間博弈加劇:中航產融、永輝超市分別獲得超10億元主力淨流入;與此同時,寧德時代(28.6億)、立訊精密(15.3億)等權重股遭遇大額拋售。這種分化印證了當前市場風險偏好降低的特徵——資金既在防禦性資產中尋求避險,又對政策明確支持的成長賽道進行戰略性配置。
【總結】本周A股結構性行情的核心驅動力已從普漲邏輯轉向政策導向與技術突破驅動。醫藥醫療板塊受益於國企改革和監管鬆綁雙重利好實現超額收益,而核聚變概念則憑藉國家戰略投資獲得持續關注。資金流向的劇烈分化提示投資者需更精準把握產業趨勢,在謹慎控制倉位的同時關注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細分領域。市場成交額萎縮或預示短期調整壓力仍在,但政策催化下的結構性機會仍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