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經濟動能分化顯現:主要區域製造業走勢分析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3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9.6%,較上月微降0.4個百分點。這一波動反映出不同地區經濟復甦節奏的顯著差異,其中美洲市場收縮壓力加劇,而亞洲與非洲則展現出較強韌性。區域間的分化態勢不僅揭示了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複雜挑戰,也為未來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3月份全球製造業PMI跌破50%榮枯線至49.6%,延續了自2024年底以來的波動趨勢。儘管降幅有限(僅0.4個百分點),但這一數據表明全球經濟復甦動能仍不穩定,市場需求疲軟和地緣政治風險對產業鏈的影響仍在持續釋放。
美洲地區3月製造業PMI跌破49%關口,環比大幅下滑超過1個百分點。這標誌著該區域自2023年中期以來首次陷入收縮區間。分析人士指出,高利率環境對工業投資的抑制作用以及部分國家內需放緩是主要拖累因素,其中汽車製造和機械設備行業表現尤為疲軟。
與美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亞洲製造業PMI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在51%以上擴張區間。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生產活動穩步恢復,電子設備、新能源裝備等領域產能利用率提升成為關鍵支撐點。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國家出口訂單增長為區域整體表現提供了額外動力。
非洲地區以超1個百分點的環比增幅推動PMI升至50%以上,創下近一年新高。資源型產業和消費品製造擴張帶動了多數國家經濟活力回升。與此同時,歐洲製造業雖仍處於49.8%的收縮區間,但較上月小幅改善表明能源成本下降和供應鏈修復正在產生積極影響。
總結:區域分化加劇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不明朗
3月份全球製造業PMI數據揭示出各地區發展路徑的顯著差異:美洲面臨需求端收縮壓力,亞洲持續作為穩定器發揮作用,非洲展現新活力而歐洲緩慢爬坡。這種結構性變化既反映了地緣經濟格局的重塑,也提示未來政策需更注重區域協同與產業鏈韌性建設。隨著二季度進入傳統生產旺季,關鍵變量仍在於主要經濟體能否通過結構性改革釋放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