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測繪行業正經歷著深刻變革,測繪無人機作為其中的關鍵力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港口航道工程建設,到地質災害調查,再到建築工程機電安裝領域,測繪無人機的應用都在不斷拓展和深化,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測繪無人機以無人飛行器為載體,藉助 GNSS 導航和 IMU 定姿模塊,搭配高解析度數字相機開展工作。《2025-2030年中國無人機測繪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其工作原理是通過相機在高空拍攝地面情況,隨後利用計算機軟體處理航拍數據,快速形成航測系統。與傳統航測相比,測繪無人機效率更高,能大幅降低飛行成本。
測繪無人機主要由無線通訊、GNSS、計算機信息處理等技術構成,核心組件包括 GNSS 定位系統、固定翼或多旋翼無人機、高分傳感器以及內業數據處理部分。在地理信息數據更新方面,測繪無人機速度極快,它能在低空飛行,對天氣要求不高,制約因素少,可實現數據實時採集。同時,藉助多光譜傳感器、高分數位相機等設備,測繪無人機獲取的數據解析度高,為數據採集提供重要參考。此外,其採用自動化技術,經濟性強,利用 GNSS 定位後,相關軟體能自動拼接影像,後期運營維護成本低,方便實時影像處理。
在地質災害調查領域,測繪無人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據當前無人機航行標準,多數測繪無人機航行時間較短,約 30 分鐘。因此,精確劃分航拍區域、合理安排測量航線、時間和飛行架次至關重要。對於面積較大的測量區域,可分區域、分階段測量,儘量在一次航行時間段內完成航拍任務,按航拍範圍確定路線,減少重複拍攝。例如,在某次地質災害調查中,航測區域海拔最高處 460m,最低處 250m,相對高差 210m,航攝範圍約 300m×500m,在航線設計時,按照矩形等高設計,無人機航高與地形最高點相對海拔 200m,地面解析度 35 - 72mm,確保了數據採集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確定航拍區域後,需合理布置拍攝點,根據拍攝環境調整,減少周圍環境影響,便於信息處理系統精確分析傳回的數據。通過科學設置航拍網點,測繪無人機能夠獲取更全面、準確的地質信息,為地質災害評估提供有力支持。
測繪無人機將拍攝圖像通過建模分析,利用三角測量系統構建三維立體模型,帶入數據得出核線影像,再進行圖像編輯,按比例確定結果,並對數字地圖細節放大標註,最終繪製出精確的數字地圖。這一過程為地質災害調查提供了直觀、詳細的地理信息,有助於工作人員更好地了解地質狀況,制定應對策略。
除地質災害調查外,測繪無人機在其他領域也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在港口航道工程建設中,雖然目前較少直接使用測繪無人機,但可以利用其獲取高精度的地形地貌數據,輔助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比如通過測繪無人機獲取施工現場的地形數據,精確計算原材料運輸距離和堆放場地面積,合理規劃原材料的採購和存儲,提高混凝土配製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還能監測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地形變化,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保障工程順利進行。
在建築工程機電安裝領域,測繪無人機可用於對建築物整體結構進行測繪,輔助規劃機電設備的安裝布局。例如,通過拍攝建築物內部和外部結構圖像,分析空間布局,為安裝管路網絡、配電箱等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避免因布局不合理導致的質量問題,提升機電安裝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
展望2025年,測繪無人機行業將呈現出一系列顯著趨勢。技術方面,傳感器精度將進一步提升,數據處理能力不斷增強,實現更高效、更精準的測繪作業。同時,測繪無人機將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深度融合,具備更強的智能分析能力,能夠自動識別地質災害特徵、建築物結構異常等信息,為決策提供更科學的依據。市場規模方面,隨著各行業對測繪數據需求的不斷增長,測繪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將持續拓展。行業標準也將更加完善,保障測繪無人機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綜上所述,測繪無人機憑藉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在地質災害調查等多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在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各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下,測繪無人機將不斷創新發展,深度融入各個領域,為推動行業進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