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7日盤中,倫敦現貨黃金與白銀市場價格劇烈震盪引發關注。黃金在經曆日內超2%的下跌後重返3000美元/盎司上方,而白銀價格更是在深度回調後強勢反彈,呈現高波動特徵。這一現象折射出當前市場對經濟前景的複雜預期及避險資產定價邏輯的變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黃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9:49,倫敦現貨黃金報3048.69美元/盎司,較日內低點回升超2%;白銀價格則從盤中跌逾4%的低位反彈至30.71美元/盎司,漲幅達3.76%。市場分析指出,美股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曾觸發投資者拋售貴金屬以補充其他資產保證金,導致黃金階段性回撤。然而,這一回調被部分視為短期調整機會,尤其是當金價接近28803000美元區間時,避險需求或重新主導市場定價。
白銀價格當日表現較黃金更為劇烈,其跌幅與反彈幅度均超過後者。這一現象反映了白銀作為工業金屬和貴金屬的雙重屬性:一方面受能源及大宗商品市場拖累,另一方面又因避險情緒回升獲得支撐。分析認為,銀價對短期流動性變化的敏感度較高,可能放大市場波動率,但也凸顯了金銀價格聯動中的結構性差異。
從中期看,美國經濟「軟著陸」機率下降與滯脹風險升溫構成黃金的核心支撐邏輯。若6月至8月美國財政部資金接近耗盡且債務上限問題未能妥善解決,政府借貸規模擴張可能進一步推高黃金的避險溢價。歷史經驗顯示,在財政赤字擴大時期,黃金作為儲備資產的吸引力通常會增強,從而推動價格中樞上移。
當前市場正在權衡兩大因素:一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對美元指數的影響,二是地緣政治及債務問題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溢價。若美國國會如期提高債務上限並擴大財政支出,則黃金的通脹對沖功能將被強化;反之,若僵局持續則可能引發流動性衝擊,短期或加劇貴金屬波動。
總結:
4月7日金銀價格的劇烈波動揭示了市場在多重不確定性下的謹慎姿態。黃金憑藉其避險屬性,在經歷階段性回調後仍受資金青睞,而白銀因兼具工業與金融屬性成為風險偏好的敏感指標。中期來看,美國經濟周期下行壓力及財政政策擴張或為金價提供支撐,但短期內需警惕流動性管理需求引發的連鎖反應。投資者可密切關注關鍵價位與宏觀事件進展,把握市場情緒變化帶來的配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