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子 資訊詳情
成都加速布局人工智慧應用場景 激勵舉措釋放創新動能
 人工智慧 2025-04-10 09:49:2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成都市以建設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為契機,聚焦場景開放與技術研發協同推進,在政策設計中突出市場化導向,通過真金白銀的激勵機制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等領域的深度落地。這一系列措施不僅為技術創新提供試驗田,更構建起「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生態循環。

  一、年度開放70個以上應用場景 構建政企協同創新網絡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成都市明確將每年開放不少於70個城市治理與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場景,重點推進「人工智慧+」「機器人+」行動落地。通過場景清單動態發布機制,政府主動釋放教育醫療、交通管理等高頻需求,引導企業針對真實痛點開展技術研發。這種「以需定產」的模式有效縮短了技術轉化周期,使更多創新成果能快速進入應用驗證階段。

  二、「揭榜掛帥」獎勵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政策設置階梯式獎勵體系激勵場景開發:對非政府投資主體提供的優秀案例,按其採購人工智慧產品及服務金額的20%給予補貼,單個項目最高可獲500萬元支持。同時設立標誌性解決方案專項獎勵,每年遴選10個綜合效益突出的應用方案,牽頭企業可獲得最高200萬元研發投入補助。這種「前資助+後獎勵」的組合政策顯著降低了創新主體的資金壓力。

  三、構建產學研用聯合體 推動系統性技術突破

  鼓勵重點企業牽頭組建跨領域聯合體,整合場景應用方、科研機構等多方資源打造綜合性解決方案。通過產業鏈協同攻關模式,既保障技術開發的實用性導向,又促進知識成果共享。政策特別強調對研發投入的實際效果評估,確保獎勵資金真正流向具有產業化潛力的關鍵技術研發環節。

  四、標準化案例推廣加速產業生態成型成勢

  成都市要求入選典型案例必須具備可複製性與行業示範價值,通過建立場景應用「樣板間」形成輻射效應。這種以點帶面的推廣策略不僅降低了後續項目實施成本,更有利於構建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和配套服務網絡,為人工智慧產業集群發展奠定基礎。

  總結來看,成都此次政策設計實現了三個創新突破:一是將政府公共資源轉化為市場機會清單;二是通過精準補貼重構技術研發投入結構;三是搭建起多方協作的生態賦能平台。這些舉措不僅回應了人工智慧技術「落地難」的行業痛點,更勾勒出未來三年建成全國領先的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示範區的發展路徑。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下,成都正加速形成以場景驅動創新、以應用反哺產業的良性發展格局。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人工智慧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