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光伏與儲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力量。作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安徽省正通過政策優化、場景創新和產業鏈協同等舉措,打造光儲一體化發展的新高地,為全球清潔能源市場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光伏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安徽省工信廳最新政策明確將拓展光伏+農業、交通、儲能充電等多元應用場景,並建立"光伏+儲能+微電網"示範項目庫。通過推動從單純光伏發電向源網荷儲一體化轉變,安徽計劃在2025年前形成覆蓋建築幕牆、車棚、圍欄等場景的分布式光儲網絡。當前行業正處於盈利周期底部,部分環節二三線企業持續虧損近兩載,但搶裝潮自今年3月起已推動利潤逐步修復。政策層面正通過產能自律聯盟、新項目配額限制等方式遏制無序擴張,同時擴大需求端支持。
工商儲領域經濟性基礎初步形成,在歐洲虛擬電廠(VPP)技術應用下,儲能解決方案有效平抑電網波動。東南亞與非洲地區因頻繁停電催生出強勁備電需求,產業配套成熟度顯著提升。戶用儲能方面,英國市場2025年12月MCS認證電池安裝量同比激增178%和123%,顯示需求強勢復甦跡象。義大利Superbonus稅收抵免政策將於2025年末終止,預計刺激效應將推動全年裝機量提升。
安徽省重點支持微電網、零碳園區等新型項目發展,計劃通過"光伏+儲能"組合模式降低綜合用能成本。數據顯示,當前光儲系統成本已降至每瓦1.21.5元區間,在光照資源豐富區域實現平準化度電成本低於0.3元。隨著虛擬電廠聚合技術突破,預計到2025年底安徽省將建成10個以上百兆瓦級儲能示範項目,形成覆蓋工業用電、交通充電、農業灌溉等領域的綜合能源服務網絡。
當前光伏行業正經歷從粗放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期。安徽通過政策引導與場景創新的雙重發力,在穩定產業鏈價格的同時培育新增長點,其實踐路徑為破解光儲產業內卷提供了重要參考。隨著全球工商儲市場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中國企業在系統集成、智能運維等領域的技術積累正轉化為國際競爭優勢,未來三年儲能裝機量有望保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長態勢,持續推動能源結構綠色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