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箱包 資訊詳情
政策工具箱持續加碼:多維度護航A股市場穩健發展
 工具箱 2025-04-09 10:06:1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密集政策信號釋放。中央匯金明確其「國家隊」定位並增持ETF,央行同步提供再貸款支持,金融監管總局優化險資入市規則,國資運營平台亦跟進增持,形成政策托底合力。這一系列動作凸顯了管理層維護市場穩定的決心,同時釋放出增量資金加速入場的積極信號。分析認為,在當前全球股市震盪背景下,中國資產憑藉估值優勢和政策儲備空間,仍具備較強韌性與配置價值。

  一、平準基金協同發力,流動性護城河持續加固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工具箱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中央匯金作為「類平準基金」角色再次增持A股,並獲得央行「必要時提供充足再貸款」的政策背書,標誌著中國版平準機制進入新階段。這一舉措不僅為市場提供了預期錨定效應,更通過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拓寬險資權益配置比例等手段,強化了流動性支撐。數據顯示,中國誠通、國新等國資平台同步增持央企及科技類股票,進一步凝聚政策合力。

  二、財政與貨幣政策雙輪驅動,增量工具儲備充足

  1. 財政端:擴內需為核心,專項債與特別國債加速落地

  當前財政政策聚焦提振消費和投資,預計加快專項債發行節奏並擴大「收儲」規模。同時,提升最低工資標準、生育津貼等舉措將直接增強居民購買力。專家測算顯示,2024年增量財政赤字規模約2.9萬億元,其中可直接拉動經濟的增量部分或達1萬億2萬億元,並可能通過新增超長期特別國債進一步擴容至1.5萬億2.6萬億元區間。

  2. 貨幣端:降准降息窗口開啟,結構性工具精準發力

  市場普遍預期二季度將迎來降准降息操作,幅度或超過此前預期。除傳統貨幣政策外,創設穩外貿專項工具、推動本幣跨境結算等創新手段也被納入政策選項。例如擴大與東協、中東國家的人民幣直接交易規模,降低對美元依賴,同時強化匯率雙向波動管理以穩定市場信心。

  三、資產配置聚焦「穩」與「新」,中長期科技主線凸顯

  短期內,建議投資者優先關注低估值防禦性板塊及政策受益領域:

  紅利低波策略:電力、運營商、銀行等高股息標的具備抗風險優勢;

  內需驅動方向:消費(豬肉、乳製品)、新基建(算力、雲計算)隨政策落地逐步回暖;

  自主可控與安全產業:半導體設備、精密光學、軍工等領域受益於國產替代加速。

  中長期看,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科技出海和全球製造業重建需求將成為核心主線。例如新能源、高端裝備等行業的技術輸出有望打開增量空間,而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則為市場提供長期增長動能。

  四、政策協同強化信心,A股韌性與機遇並存

  當前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且靈活性強,財政與貨幣雙輪驅動下,後續穩增長力度料持續加碼。儘管短期市場可能受外部環境擾動出現波動,但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疊加政策托底效應,其核心資產的配置價值已獲廣泛認可。

  總結:從平準基金增持到貨幣政策護航,再到財政工具精準發力,中國正通過多層次政策組合拳為資本市場注入確定性。在全球經濟復甦分化背景下,A股憑藉政策空間、產業韌性和估值優勢,有望在波動中展現更強修復能力。投資者可把握內需回暖與科技突圍的結構性機會,在穩健配置基礎上布局長期增長賽道。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工具箱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