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當前經濟恢復關鍵窗口期,國家發展改革委5月份發布會透露出密集政策信號:通過優化"兩重""兩新"投資布局、強化市場競爭秩序規範、拓展低空經濟發展空間等多維度發力,構建起覆蓋穩就業、擴內需、促轉型的立體化政策工具箱。這些措施將與既有政策形成接力效應,在6月底前集中落地見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工具箱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發改委明確表示,當前推出的穩就業穩經濟若干舉措已與去年增量政策及中央重大部署形成銜接閉環。該系列政策涵蓋就業支持、外貿穩定、消費提振、投資擴容等核心領域,特別強調通過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直達機制提升實施效率。數據顯示,今年安排的近5000億元特別國債已進入加速撥付階段,重點投向沿長江交通網絡、高標準農田建設及"三北"生態工程等重大戰略項目。
在硬性投資領域,發改委聯合行業部門正抓緊完成5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的清單核定工作,確保6月底前下達全部建設任務。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加力,2024年資金清算與後續額度釋放同步推進,今年前兩批1600億元已落實到位,剩餘1400億元將根據市場反饋動態調配。設備更新貸款貼息政策即將推出新細則,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和預撥機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針對低價傾銷、制假售假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發改委提出系統性整治方案:一方面推動產業創新升級與落後產能出清,另一方面建立跨部門協同監管體系。通過優化地方產業布局、強化適航認證和飛行審批制度,既遏制惡性競爭又保障低空文旅等新業態安全發展。
在低空經濟發展方面,發改委明確將分類試點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應用等場景,同步壓實屬地監管責任。針對"黑飛"亂象建立聯合懲戒機制,要求駕駛員資質認證與飛行器適航審查全覆蓋,確保產業布局與風險防控協同推進。
發改委表示將持續完善穩增長政策工具箱的預研儲備制度,重點在消費提振、產業升級等領域儲備增量政策。通過建立資金使用效能評估體系和快速響應通道,在6月底前完成首輪政策效果跟蹤分析,為下半年政策調整提供決策依據。
此次發布會釋放出清晰信號:通過構建長短結合、量質並重的政策矩陣,既夯實當前經濟恢復基礎,又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隨著各項舉措在二季度集中落地,市場預期引導和微觀主體活力激發將成為下一階段重點工作方向,政策效能轉化成效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