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家發改委密集釋放穩就業、擴內需、優供給的政策信號,通過常態化儲備與精準施策相結合的方式完善政策體系,為經濟運行提供系統性支撐。在5月2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透露多項關鍵舉措已進入落地加速階段,並針對市場亂象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同時探索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規範化發展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工具箱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支持就業、穩定外貿、促進消費等領域的"若干舉措"將與去年增量政策形成銜接,確保政策工具箱動態更新。當前已有超八成措施按計劃推進至6月底前落地,並將持續跟蹤評估實施效果。這種常態化預研儲備機制既為應對經濟波動預留空間,也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在重大戰略投資領域,2024年已安排近5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沿長江交通、高標準農田等基建項目。國家發改委正聯合行業部門加速推進項目清單下達,確保資金直達快享機制高效運轉。消費端通過"兩新"政策持續加碼: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前兩批已下達1600億元資金,剩餘約1400億元待釋放;設備更新貸款貼息政策同步優化,簡化申領流程並落實預撥制度,預計年內將帶動超3000億元社會投資。
針對部分行業存在的"內卷式"競爭問題,國家發改委提出四方面治理路徑:通過創新引領加速產業升級,強化市場監管規範經營行為,優化區域布局遏制低端重複建設,以及破除地方保護壁壘。特別對超低價傾銷、制假售假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劃出紅線,要求各地壓實監管責任,維護公平競爭環境。
在新興領域發展方面,國家發改委明確將分類有序擴大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在旅遊、無人機消費等領域穩妥推進。同時建立嚴格的安全治理機制,重點打擊"黑飛"行為,並通過試點規範飛行器適航認證、駕駛員資質審核等關鍵環節,確保產業布局與風險管控同步到位。
總結來看,當前政策體系呈現出"長短結合、量質並重"的特點:既通過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工具強化基建投資強度,又以設備更新貼息等舉措激發民間活力;在規範市場秩序的同時培育新消費場景。這種多維度政策組合拳的持續推進,將為全年經濟增長提供堅實支撐,並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