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染料及顏料 資訊詳情
鈦白粉市場迎三輪調價潮 產業鏈企業謀突圍路徑
 鈦白粉 2025-04-13 10:50:09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以來,國內鈦白粉行業經歷三次集體提價,累計漲幅達8%,折射出原材料成本壓力與市場需求博弈的複雜態勢。面對硫磺、硫酸等原料價格持續攀升及出口市場的結構性機遇,鈦白粉企業通過優化產能布局、拓展海外市場等方式應對挑戰,部分頭部企業的業績表現印證了產業鏈整合的戰略價值。

  一、年內三度調價釋放雙重信號 成本傳導與市場信心並存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鈦白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自3月下旬起,龍佰集團、中核鈦白等龍頭企業同步發布漲價函,對國內客戶提價500元/噸,國際客戶上調70美元/噸。這是繼1月和2月以來的第三次調價,累計漲幅達8%。以金紅石型鈦白粉為例,當前國內市場報價區間為1505015200元/噸。企業普遍將漲價歸因於原材料成本上漲:硫磺價格較年初攀升41.7%,硫酸等關鍵原料供應趨緊,疊加出口需求同比增長7.5%至31.59萬噸(前兩月數據),共同構成調價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提價執行力度與市場接受度存在差異。儘管企業試圖通過"龍頭領漲全行業跟漲"的模式穩定價格體系,但下游塗料、塑料等行業的弱需求導致終端採購謹慎,實際成交價多呈現商談性質。數據顯示,部分廠家的實際訂單量未隨報價同步增長,反映出產業鏈上下游對當前定價存在分歧。

  二、成本與需求持續角力 短期市場或現穩中偏弱格局

  行業研究顯示,鈦白粉價格漲勢難以一蹴而就:一方面,硫酸法金紅石型產品4月預期均價16800元/噸,較峰值略有回落;另一方面,氯化法工藝因環保要求提升形成技術壁壘,進一步加劇市場分化。值得關注的是,全球供應鏈調整帶來結構性變化——特諾控股關停9萬噸產能的荷蘭工廠,短期內緩解了供應過剩壓力,但國內新增產能釋放與需求復甦節奏仍存不確定性。

  從成本端看,鈦精礦、煤炭等基礎原料價格維持高位,企業面臨"增收不增利"困境。2024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行業龍頭毛利率普遍低於27%,顯示提價未能完全覆蓋成本增幅。下游應用領域中,建築塗料占據約60%的市場需求,而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對需求端形成持續壓制。

  三、業績分化凸顯戰略差異 龍頭企業加速布局第二增長曲線

  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揭示行業兩極分化:魯北化工憑藉鈦白粉業務實現5.65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4.84%),而中核鈦白通過收購磷化資產構建"硫磷鐵鈦鋰"循環經濟體系,2024年營收突破57億元,淨利潤同比激增157.28%。兩家企業的成功案例表明,擁有資源掌控能力與產業鏈協同優勢的企業更具抗風險韌性。

  頭部企業正通過多元化戰略突圍:部分公司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國外銷售占比提升至近40%,分散單一市場波動風險;另一些則投入技術研發,開發高耐候性、低重金屬的環保型產品以滿足新興市場需求。例如,某龍頭企業將58億元資金用於員工持股計劃,彰顯對新能源材料業務的信心。

  四、行業洗牌加速 創新與整合成核心競爭力

  展望後市,鈦白粉價格短期或維持震盪格局。從供給端看,環保政策趨嚴導致中小企業退出加速,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需求側則需關注房地產竣工周期回暖及新能源電池(如磷酸鐵鋰)對鈦材料的潛在需求。未來競爭優勢將集中在三方面:擁有鈦礦資源自給能力的企業可降低30%以上成本;具備氯化法工藝技術突破者有望搶占高端市場;而積極布局"鈦白粉+新能源"雙輪驅動模式的企業,其估值空間或隨產業協同效應逐步打開。

  行業研究指出,到2025年末全球鈦白粉需求量將達780萬噸,中國產能占比超40%。在周期波動中,唯有通過技術創新、產業鏈垂直整合與全球化市場布局構建護城河的企業,才能在洗牌中占據有利地位。當前價格博弈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當頭部企業加速向新材料領域延伸時,鈦白粉行業正站在轉型升級的臨界點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鈦白粉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